建交流平台,促教研发展北桥中心幼儿园中班
拜
访
大
树
为了更好地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提升教师的课程审议能力,让主题活动开展地更科学有效,年11月18日下午,北桥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以《拜访大树》为例的中班课程中审议园本教研活动。
分享课程
本次研讨活动在全体中班老师的组织下展开,首先张凯芸老师、邹国英老师围绕本次活动的教研背景进行了介绍,并请许文娟老师为大家回顾了本次主题的课程前审议。
基于幼儿的已有经验,并依托于幼儿的关键经验,中4班周忭珺老师分享了以亲子活动为重点的本班主题课程,中1班居洪梅老师分享了以教师预设和幼儿兴趣为重点的主题课程,中6班秦潇然老师则是以幼儿感兴趣的香樟树为重点开展了主题活动。
中1班和中6班开展的不同形式也让老师们思考起一些问题:当出现幼儿生成的活动,教师是否该放弃预设?如何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度,把握平衡?中班组老师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发现困惑
在梳理了预设和生成的问题后,7班和8班就自己班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实施的亮点及困惑,并梳理出两个问题:
一、幼儿比较感兴趣的是“大树的秘密”,科学、艺术领域偏多,其他领域的活动进行较少,各领域活动严重失衡,经验不平衡。教师是否应考虑领域的平衡性,从而调整活动内容?
二、开展的活动中,多数是围绕大树进行的表面、浅显的观察、发现,没有深入学习,如何寻找切入点帮助幼儿进行深入学习?
研讨交流
教师们分成小、中、大三组,结合经验及实例进行了研讨和交流分享。
小中大教师们集思广益,根据实例分享了各自宝贵的经验与思考。教师们表示在课程实施中应找到适合本班幼儿的切入点,每个主题侧重的领域不同,其他领域可渗透到区域活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结合《指南》和幼儿兴趣点,思考深入探索的价值,引导幼儿进行深入探索,最大程度发展幼儿的能力。
最后,陆志娟副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首先肯定了此次研讨活动的价值,同时也提出了建议,在今后的主题活动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意识,追随幼儿兴趣,挖掘教育价值,更好的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逐步科学有效推进课程发展。
-希望你能喜欢-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11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