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法聚力走基层,踔厉奋进新征程文法学
骄阳似火的七月,“三下乡”的钟声在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已经敲响。为响应鼓励大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推动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及经济、文化、教育等民情、社情的要求,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精神。山西晋中理工学院组建了十几支由师生构成的社会实践小分队分赴山西各地。
为顺利完成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任务,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文法学院做了精心的准备,在文法学院分团委老师马萌芸的带领下,我们与当地人员取得沟通后,了解当地的特色,并针对当地的特点开展具有学院特色的活动,以此丰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所在的文法逐梦队则秉持着“文法聚力走基层,踔厉奋进新征程”的理念走入长治市沁源县进行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尽我们最大的努力把科技、文化、法律下到乡。
整装待发,共赴新程
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7月9日上午文法学院马萌芸老师带领着“文法逐梦队”队员们,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地是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李元村。本次活动我们从晋中站出发,怀揣着期待与激动的心情度过一个小时的短途车程,我们到达了武乡站,在武乡站我们稍作整顿休息,开始了接下来的行程。马萌芸老师举行了简单会议,让大家更好的明确活动目的和方式,其次就如何开展活动进行了更为详细和深入的商讨交流,明确了此次“三下乡”活动的具体行动路线,一线多点式开展系列活动,逐梦队员们在接下来的活动中更加明确了目标和此次暑期实践的意义。
七月,骄阳似火,炎热的天气并没有消磨我们的热情,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服务社会,实现自我,服务人民,回馈社会。让大家体会到我们的热情、温情与真情。青春飞扬,我们不畏艰辛,砥砺前行!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泉,对国家繁荣发展、群众生活改善和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为更加深入地探索能源对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与影响,推动能源转型,促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发展,文法逐梦队员们在马萌芸老师带领下开启了全新的实践体验。我们逐次参观了由煤—焦—电—热、煤—电—机—材两条循环经济产业为主导企业的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沁新集团旗下的新源煤矿厂、发电厂和污水处理厂。
逐梦队员们去到车间,了解了相关能源转化的工艺流程。在参观车间的过程中,队员们发现各种工艺流程以及机器操作基本都是自动化,智能化的,这让大家更加清晰的了解了科技对于工业生产革新的重要性。同时,逐梦队员们也了解到煤矿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和推广新能源技术,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努力。通过亲身参观和了解,逐梦队员们对煤矿行业的重要性、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关键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最后,队员们不仅了解了能源的产生过程,也明白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是有巨大潜力的,也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通过引入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以打造更加环保、高效的能源产业。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深刻学习新能源开发的创新理念,不断为新能源产业提供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加强对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必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关键性的认识。同时也希望我们可以继续传承和发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jy/14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