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化演绎的故事(之二)

  早上7点钟,家住榆次潇河湾小区的车主王先生,准时来到了迎宾广场附近,他的一位朋友张晓飞在路边快步迎上来。和往常一样,他需要接上另外两位“同道中人”,也是王先生的同事,然后直奔大家的上班地点:太原亲贤街。
  “公交太慢,养车太贵,不如合伙拼车。”随着晋中太原同城化的快速推进,交通越来越便捷,在榆次悄然兴起了一股“拼车风”,受到了家在榆次工作在太原的上班族的青睐。王先生和他的同事就是拼车的受益者。
  “等车等到我心痛!”王先生的朋友张晓飞向记者叙说着拼车前的苦楚。在太原亲贤街上班的张晓飞,家住榆次迎宾街保险公司宿舍,每天先乘901,然后倒车才能到达上班地点。运气好时,他只用等3分钟,可他运气常常很糟。下班迟点则罢,上班迟到1分钟,则就要扣50元。月收入3100元的他用“往事不堪回首”来形容以前挤公交车的日子。
  一次偶然的机会,张晓飞认识了王先生,加入了拼车一族。如今,张晓飞每月的拼车费是280元,而以前他坐公交车每月也要120元,遇上雨雪天打车,一个月要200多元。“现在得到了超值服务”,张晓飞说,拼车不仅仅带来交通上的便利,他还找到了新的生活圈。如今,他还和合乘者成了朋友,4个人休息时会相约聚会,去年“十一”黄金周他们还“拼车”到内蒙古旅游了一趟。
  拼车不仅给无车者带来了方便,也给车主节省了费用。据这位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先生介绍,他以前一直是自己开车上班。由于停车费每月400元,加上交通拥堵,油价上涨,花销太大,公司里同在榆次居住的两位同事提出搭顺风车的请求,并以平摊费用作为搭车条件。王先生觉得一来倒也不算麻烦,二来捎带两位同事上班收点费用也能节省自己的开销。于是他便答应了,开始了文章开头的一段拼车故事。
  王先生的同事说,以前在太原租房子居住,但是照顾不到家里人。有时候,晚上回一趟榆次,第二天等车、挤车,赶到单位早已身心俱疲。拼车的确比较方便,几乎相当于有专车接送,且费用不多,路途中还不会烦闷。
  35公里,从市城区到太原亲贤街的距离。王先生和他的“拼友”们用了5年时间一次次地穿梭、丈量,见证着晋中太原同城化带来的变化。而随着龙湖立交桥的正式竣工通车,晋中又打通了对接太原,沟通东西南北的一个关节点,给像王先生这样的拼车族的幸福生活注入了新的内涵。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jy/45.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