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城市发展铺开扩容提质新篇章山西新闻

晋中市城区北部新城。张辉摄向北:建设百里龙城经济长廊向西:发展产城融合洼地向南:打造百里潇河生态长廊向东:构筑万亩职教园区本报讯11月13日,晋中举行市城区新建道路通车暨城建重点工程观摩活动,对全市城建工作进行了一次现场检阅。今年以来,晋中市站在“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和太晋一体化”的发展高度,以“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生态宜居理念,全力推进“百亿城建重点工程”,开展以“两下两进两拆两补三严禁”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提档升级攻坚行动,拓展城市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优化营商环境、强化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群众幸福感,推动市城区由南而北、自西向东、从内至外发生新变化,为深入落实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体化战略、推进太原晋中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的“百亿城建重点工程”共实施6大类项城建工程,完成投资.2亿元,投资规模和推进力度均创下了历年新高。通过市区乡村密切配合、法人单位科学组织、参建单位高效施工,保证了工程快速推进。目前,开工和按计划推进的项目96个,完成投资.2亿元,道路工程已如期通车,其他重点工程按计划快速推进,潇河城区段河道治理、小街巷改造等30个项目已经完成,带动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通过半年多时间,10大类、16项城市提档升级任务成效显著,彻底扭转了城市“脏乱差”的局面,有效解决了如厕难、停车难、买菜难、城市管理秩序乱等难题,城市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快。北部百里龙城大街区域开发,作为承载和体现山水相伴、城景相融新意境、山西乃至华北地区生态宜居的新范本,是晋中市主动融入太原都市核心区的具体抓手。晋中市以龙城大街为轴,布局了“一轴一环三带多组团”的发展格局,将与太原龙城大街形成40华里经济长廊。作为区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启动了区域水系综合治理项目,对区域内5条河流实施综合整治,坚持“顺应自然,随形就势,环境修复,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营造出“五水出山”的生态格局。目前,泉子河、黑河、河口河、涧河4条河治理已全面开工。项目建成后,龙城大街区域将把“五水”融入城市组团,形成滨水自然景观和“五水共济,五福汇聚,水流绕行,百福聚臻”的美丽画卷,“一半森林一半城,城在林中水在城”的美好愿景将成为现实。南部百里潇河生态长廊建设正如火如荼。继年高标准实施22.5公里潇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后,今年又启动了26.5公里生态修复和治理,全面修复潇河生态功能,建设环城休闲文化新业态经济长廊。通过年、年两年工程建设,逐步形成百里潇河生态产研区构架,由东向西依次布局生态涵养、文创文旅、城市功能拓展三大区域。未来,随着两岸业态的综合开发,百里潇河生态长廊将被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文创产业基地、北方最富特色的亲水家园、山西最便利的旅游栖居地、综改示范区最优质的产业新区。整个项目将于年10月1日前全面建成对外开放。东部万亩职教城项目,是晋中市决战转型综改主战场、打造创新创业新高地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推进产城融合、产教研融合的重大工程。今年首期建设内容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包括晋中市职业技术学院、晋中市职业中专学校、晋中市卫生学校、晋中市艺校、晋中市体校等院校,总建筑面积57.6万平方米,总投资28.75亿元,建筑单体总数90栋,目前已开工建设54栋,今年年底主体封顶50栋;年6月完成全部主体工程,12月底具备交付使用条件。项目全面建成后,将集聚10所以上省内外高水平职业院校、约15万师生,成为继山西高校新校区后,又一个产教融合示范区、科技研发新高地、职教人才资源库、智慧生态景观带、创新驱动增长极。形成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度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现代产业体系产教融合示范区。同时,按照企事业单位合作、订单培养的模式,实现入学、实习、就业“一条龙”,为山西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职业技术人才支撑。西部,将继续推进省转型综改示范区晋中开发区建设,积极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形成以省转型综改示范区规划为引领,集中优势资源的60华里产城融合洼地。(白续宏江居正)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tw/14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