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告急温州连续降雨19天,防汛能
浙江温州市背靠山区,面朝大海,全市遍布大小河网,总长度达公里。丰富的水资源保证了温州经济的发展,但降水量在时空分布上的不均,又让温州面临沉重的防汛抗洪压力。每年汛期,海上的台风和山区的暴雨,都在考验着这里的水利设施。
连续降雨19天汛情显现,山塘整治力度空前。
4月26日,温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的会议室里,一场气象水文形势会商会正在举行。
4月以来,温州市连续阴雨天气已经达到19天,降水量达到毫米,比历年同期增加了51%,严峻的防汛形势,让会议的气氛显得有几分凝重。
蓝柱代表今年1-4月份降雨,红柱代表历年同期,温州所有县市区的降雨都超过历年同期,而且超的幅度都比较大
温州地处浙江东南沿海,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导致台风洪涝灾害频发,并且灾害类型多样。
浙江省温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凡:温州市整个防汛工作特点就是防范的重点非常齐全,灾害种类非常多,整个防汛的战线会拉得非常长。
黄凡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温州防汛、防台分为海上、沿海、内陆、山区四个层次,防范重点多,覆盖范围广。温州山区多,易发生地质灾害,也意味着隐患点非常多。
据统计,年-年,50年间,台风登陆温州共9次,近些年受厄尔尼诺气候影响,-年15年间,台风登陆温州就达6次,登陆频率不断加剧,财产损失逐年攀升。
黄凡:针对这种不利形势,我们今年的整个防汛准备工作部署地非常早,市委市政府也先后两次进行了专门的部署。已经发现的大概多处的安全隐患,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整改大约接近一半,7月15日以前,要全面完成整改。
山地多、台风多,特殊的环境,造成温州山洪灾害多发易发,对农村山塘的安全威胁非常大。为此,近些年浙江省、温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塘固房”的政策措施,不断加大资金、人力投入。“十二五”期间共投入1.74亿元,对座病险山塘进行了综合整治。但由于历史欠账太多,温州全市座山塘中,仍有10%,约多座山塘的病情险情尚未根除。它们每逢汛期都会成为当地水利部门的重点巡查对象。
4月27日,《经济半小时》记者跟随温州永嘉县水利局工作人员来到了位于南城街道外山村的山塘,在这里见到了这里的管理员尤良光。他告诉记者,此山塘年建造,年10月开始有水库角落里有的泥土塌下来,漏水。
外山山塘建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面积0.38平方公里,总库容2.15万立方米,灌溉着多亩农田。但由于当时受财力、技术条件限制,山塘主体为土坝,设计防洪标准比较低。年,山塘的副坝因为老化失修,发生垮塌。尽管水利部门当年就进行了修缮,但时隔3年之后,年,外山山塘又出现了主坝坝基渗漏、涵管老化淤塞等现象,已经被列入了病险山塘。
这样地形的山塘,被当地水利部门叫做“屋顶”山塘,主坝下面十几米远,便是村民的住宅
全村多人头上悬着一盆水,如果这里出了危险,外山村就会遭遇一场灭顶之灾。对这种险情,水利部门不敢掉以轻心,宁可提前把山塘排干,白白损失水资源,也不能冒风险。
温州市永嘉县水利局防汛办副主任叶宗欧指出,对于这种类型的山塘,首先在进入汛期后排干库区的水,然后引排水渠截断水的渠道,水流通过甬道排泄走。永嘉县全县境内共有山塘座,大都建于年至年这段时间。挑土筑坝,建一座山塘资金只有几百元。实行土地承包制改革之后,山塘归属根据属地原则来划定,管理责任也划分到各乡镇行政村,具体落实到乡镇长或村委会主任身上。但乡镇和行政村大都没有专项资金来源,近三十年来,很多山塘除了小修小补,很难进行系统的整治维护。
乡镇村拿不出整修山塘的钱,但防汛的安全红线却不能失守,两难的局面最后都转化成了基层水利部门的压力。
温州市永嘉县水利局副局长金建宙:9年开始我们对山塘进行综合整治,到目前整治了98座,现在还有88座山塘需要整治,这个需要的资金很大
。
金建介绍说,永嘉县虽然在温州并不算富裕,但现在每年财政投入山塘整治的资金都在1万元以上,预计“十三五”结束后,永嘉县将累计完成近座山塘的综合整治,实现将山塘病险率控制在3%的总体目标。县级财政投入了大头,但这并不意味着山塘整治就能一帆风顺。
出现病险的外山山塘,已经被列入永嘉县山塘整治计划,现在正在进行规划设计
可这件振奋人心的好事儿,却让外山村村支书尤长崇一筹莫展。
根据县里的政策,山塘主体工程的建安资金县政府补贴90%,村里自筹资金解决剩下的10%。照理说,这个费用比例并不高。但山塘改扩建时,占用耕地、青苗补偿、拆迁安置所产生的费用要由村里自己负担。这么算下来,整治外山山塘,外山村需要拿出40、50万元,尤长崇坦言,这个数字对于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来说很难承担。
被配套资金难住的,不止外山村一家。永嘉县桥头镇沈岗村村委会主任叶清赞也在为这件事发愁。
沈岗村正在修缮自己的石坑山塘,总库容3.26万立方米,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多年缺乏维护,存在渗漏、结构安全隐患
年底动工修复,工程总投入多万元,预计今年7月底,主汛期来临前完工。这个项目国家补助万元,剩余多万元由村里自筹。眼瞅着工程就要完工了,可坝内清淤、坝上的道路建设、村民耕地补偿、坝坡绿化等一系列资金都还没有着落。
永嘉县桥头镇沈岗村村委会主任叶清赞:我们集体没有钱,没有收入的。
乡镇村担着整修维护山塘的责任,却没有相应的资金和能力,由此带来的错位和脱节,造成了山塘整治修缮工作中最大的阻力,也一直困扰着基层水利部门。
金建宙:这个根本问题解决很困难,好几个村有些规程虽然进展,但村里面欠帐资金,欠下来的都完成不了,有的欠下来十几年都还有。
金建宙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解决这一问题,需在山塘整治项目立项时有更全面的考虑,各级财政补助资金力度大一点。
虽然温州市在“十二五”期间投入了1.74亿元,完成了座病险山塘的除险加固,为农村安全度汛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但在调查中,我们也看到,围绕山塘的管护,基层村镇还是存在很多具体问题亟待解决。如果不能真正突破当中的难点,即使山塘经过了整治,后续仍然会遇到新的困扰。
部分山塘仍存在渗漏技术问题,山塘清淤维护仍是难题。
漏水的部分出现在主坝南山头村大栏山塘外侧右下角的位置,有水在渗出在往出流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个地方怎么出现漏水了呢?
温州市苍南县南山头村村民:当时这个里面那个浆就没有弄。
大栏山塘位于温州苍南县桥墩镇南山头村,原建于50年代,总库容1.35万方。年,这座山塘被列入除险加固项目,工程总投资35.4万元,于年7月完工,年1月24日通过验收。
南山头村主要靠种茶为生。天旱时,村里上百亩茶园都要依靠大栏山塘灌溉。可眼看着经过整修的山塘,现在存不住水,村民们都觉着很可惜。
《经济半小时》记者:有漏水的现象,从验收标准上面来讲符不符合验收标准?
温州市苍南县水利局农水科科长黄瑞冕:坝角外的位置我们认为是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的。
黄瑞冕告诉《经济半小时》记者,之前认为大坝外侧的泉眼不影响坝体安全,没处理,这几年在泉水冲刷下,漏水部位越来越大。为了防止意外发生,除了山塘管理员不断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之外,县水利部门还专门花钱聘请了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
黄瑞冕:经过这几年的运行,包括我们也委托了维修员去做年度的观测,用仪器观测沉降、位移提供的数据也比较正常。
在县水利局办公室,黄瑞冕拿出了大栏山塘检测报告,从年竣工到年,他们总共对大栏山塘进行了4次检测
黄瑞冕介绍,平面图5个观测点,包括基准点、三个观测点、两个基准点铺设的位置、。
在采访过程中,黄瑞冕表示,为了确保大栏山塘在汛期的安全,水利部门会及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jy/12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