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者刘冠良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

晋中小记者刘冠良

走进“特殊教育”课堂,感受无声世界别有的教学模式

年11月15日,黄河新闻网晋中频道的三名小记者,来到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现场观摩、采访了“第四届全国特殊教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展示与交流活动”。我也是其中一位,“聆听”了这堂特别的讲课。

本次活动既是特殊教育教师交流大会,又是一场教学大赛,每四年举办一次,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承办了听障组的比赛,并选用了他们学校的学生。

当我两脚迈入那扇沉重的大门时,看到的是干净、美丽的校园,有教学楼,有操场,与我们普通的学校并没太大区别。

瞧,特殊教育老师陆续走入会场!

而在我们进入会场后,只见会场里已坐满了在特殊教育战线上辛勤工作的一线老师,并能感受到各位老师对这次比赛的重视。放眼望去,只见背后的白色墙壁上赫然写着红色的大字“铸造学生健全人格,拓展学生生存技能”,其中的意味耐人寻味。而前方正中央主席台上方的电子屏上写着“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特殊教育资源共享”,我不禁感到好奇这究竟是怎样一场比赛?

交流大赛开始,首先由各位领导讲话,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特殊教育教师,介绍了晋中的发展及名胜古迹“榆次常家庄园、平遥古城、介休绵山、灵石的王家大院”,这一切都源于此次大赛是在“晋中特殊教育学校”举办。并且介绍参赛的老师分别来自全国11个省,其中晋中特殊教育学校的赵丽杰老师和长治的张韶华老师是我们山西的参赛代表。评委还宣布了比赛规则,及本次活动的重要性,表达了对这次决赛的美好祝愿,台下不时传来热烈的掌声。我也在不停地记着笔记。

座无虚席,特殊教育老师听得津津有味!

比赛正式开始了,进入“听障组决赛”阶段。由王林老师为视听障碍学生讲八年级上册的英语课本,眼睛看不见的学生就听老师说,耳朵听不到的学生就专注地看着老师的手势;老师时而大声地讲解着,时而比划着手语,时而借用多媒体传播着信息;只见有些学生努力地与老师互动着,嘴巴张得可以放下五十个鸡蛋了,这是他们第一次谋面,但他们配合非常默契。虽然他们发出的是并不标准的普通话,甚至是“啊啊、呀呀”的声音,但他们一直在尽全力地表现着自己的风采,特别感人。想想我平时学英语的吃力劲,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瞧,他们学得多认真,老师讲得多投入!

我很佩服这些聋哑学生,钦佩他们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意志,乐观的心态,特别值得我学习。我也敬佩那些老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用在特殊教学的心血,值得每一个人尊敬。我很感动他们之间的情意,虽然无声,情却有。

当我迈出晋中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时,却格外轻松,因为他们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柔弱,他们很坚强。折翅的天鹅也同样美丽!我心里也默默地为他们喊着:“加油!”。









































头部白癜风图片
白癜风早期是什么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tw/264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