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律动在晋中盆地南端的教育音符n
年7月2日,国务院于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把办好乡村教育作为脱贫攻坚和社会公益事业的基础与保障。7月5日,《晋中教育》编辑部联手晋中日报社政教部、晋中电视台零距离,赴灵石县就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寄宿制学校和留守儿童关爱管理、特色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等进行了探访。尹方小学的科技教育,田家洼小学的寄宿制歌谣式管理、版画校本课程,水泉塔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的阅读和习作教学,南关小学的书法教育,道美小学的国学教育等等,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灵石县兴办特色乡村教育的举措,对于提升乡村教育活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和素质教育实施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让我们一起走进当代山药蛋派著名作家胡正先生的家乡——灵石,看看那里是怎样办农村教育的……
这一次,我们说走就走。要到晋中盆地的最南端——灵石县的农村学校去采风。农历六月,天气闷热,虽然经过连续几小时的山路颠簸,虽然来不及些许的歇脚,但丝毫驱不散我们探访的急切心情。因为灵石县在发展现代农村教育方面,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探索。他们的做法,宛若律动在晋中乡村的教育音符,既有听头,也有看头,更有奔头——
看点一:校校设立小超市激励评价有特色
午后的阳光火辣辣地照耀着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的灵石大地。从郝家川出发,穿越一段蜿蜒曲折的乡村公路,便来到了南关小学。
南关小学位于南关镇。该镇于年由原南关、西许、仁义、富家滩四个乡镇整合而成,镇政府所在地离县城50多华里,全镇42个行政村、5万多口人,占全县人口的近20%。虽说是镇子,但并没有一般人心中那种“城镇”之感。因为该镇地处灵石县最南端,东接沁源,西邻汾西,南靠霍州,跨度大、人居散。“抓好南关镇的教育,就抓好了灵石县近1/5的农村教育。在这里工作,我们丝毫不敢懈怠。责任重大啊!”南关镇中心校长耿祥彦发自肺腑的语言让人感受到了他那颗特有的责任心和事业心。
干净整洁的南关小学教室里,孩子们正在和老师互动。有的班级上书法,有的班级做手工……
这所学校的“小超市”引起了大家的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专业白癜风药膏有哪几种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tw/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