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海绵城市建设之我见
宁夏海绵城市建设之我见
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主要是加强雨水径流控制,综合考虑环保与经济效益,合理设计选择“渗、蓄、滞、净、用、排”等措施,因地制宜选择单项或组合的以雨水渗透、净化、储存、调节等为主要功能的设施,调节、削减地表径流、控制面源污染等,一般可分为渗透、储存、调节、转输、截污净化等几类。通过各类技术的组合应用,可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目标。实践中,应结合不同区域水文地质、水资源等特点及技术经济分析,按照因地制宜和经济、高效的原则选择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
海绵城市建设应该根据不同区域城市气候特点和自然禀赋特点进行具体化,分类施策,不同区域应有不同侧重点。在我国的气候区划中,宁夏地区主要分为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和南部山区。引黄灌区涉及石嘴山市、平罗县、贺兰县、银川市、永宁县、青铜峡市以及中卫市、中宁县、吴忠市、灵武市等4个县(市)的引黄灌溉部分。中部干旱带涉及盐池县、同心县、海原县、吴忠红寺堡开发区全部,以及中宁县、中卫市、灵武市、吴忠市利通区的山区部分和固原市原州区北部。南部山区涉及固原市原州区南部、西吉县、彭阳县、隆德县、泾源县。根据这三个区域的不同气候特点,提出各区不同的技术方针和路线。同时由于宁夏地区水资源短缺,宜以水资源利用为主。有回用条件的场所宜优先考虑采用雨水收集回用系统,入渗系统宜设雨水收集、入渗等设施,调蓄排放系统应设雨水收集、存储设施和排放管等设施。
一、缺水的引黄灌区宜以雨水资源化利用为主要目标,宜选择以
雨水收集回用为主要功能的雨水储存和调节设施,如银川平原、卫宁平原。
二、暴雨强度较高的中部干旱带宜以控制径流峰值为主要目标,宜选用峰值削减效果较优的雨水储存和调节设施,如宁东、盐池、红寺堡等地。
三、水资源较丰富的南部山区宜以控制径流污染和控制径流峰值为主要目标,宜选用雨水净化和峰值削减功能较优的雨水截污净化、雨水储存和调节等设施,如固原等区域。
四、其他特殊情况防护措施。
(1)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安全防护。
湿陷性黄土是指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及建筑物或构筑物附加应力综合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被破坏,并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迅速降低的新近黄土。为保证地基及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稳定,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施工应注意采取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建筑或结构措施等特殊的加固措施,减轻或消除其湿陷性。湿陷性黄土路基及构筑物基础处理施工除采用防止地表水下渗的措施外,可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采取换取垫层法、冲击碾压法、强夯法、挤密法、预浸法、化学加固法等方法因地制宜进行处理。
(2)透水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求。
a)透水沥青混合料形成的是骨架空隙结构。与普通级配沥青混合料相比,粗集料用量明显增大,约占集料总量的85%,集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幅减小,接触点应力提高,而且这些断裂面还可能成为混合料内部的微裂缝,在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应力集中而导致路面加速开裂,因此对粗集料的压碎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粗集料的针片状含量也是透水沥青混合料重要的控制指标之一。若集料中细长扁平颗粒状过多,在施工过程中容易被压路机压碎、折断,从而在沥青混合料内部留下没有被沥青覆盖的断面,降低混合料的黏结力,并且还会影响级配,导致孔隙率堵塞变小,影响透水效果。
b)天然砂表面圆滑,与沥青黏附性较差,使用过多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不利。石屑是石料被破碎过程中表面剥落或撞击下的棱角、细粉,棱角性较好,但粉尘含量很多,强度很低,扁片含量较大,施工性能较差,不易压实。因此要求细集料采用机制砂。
c)透水沥青混合料温度过高,易产生沥青流淌,温度过低则施工作业困难。因此,施工温度控制尤为重要,考虑由拌和厂至施工现场的运距及运输时间等因素,施工单位应有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1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