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月专题山西省教育厅
十年耕耘,十年收获。
在迎接全国第十个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之际,山西省教育厅 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以体验为基础,将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是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运用周围环境中的各种教育资源,引导幼儿主动体验和感受,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这一课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思想为指导,基于所承担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项目研究,从课程思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五个方面出发,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上升到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思考与建设。
38个鲜活的体验主题分布在三个年龄段、6个学期,从课程内容选择到课程组织与实施,再到课程评价,家长、幼儿、教师共同参与,突出教育性、便利性、地域性、共建性的课程建构特点,如:《马路上的大发现》、《走进社区》、《逛超市》、《寻找花园里的春天》、《晋商之旅》等,注重以幼儿为主体,以生活为源泉,让教育自然地融入家长和幼儿的活动中,丰富、鲜活幼儿的生命体验,拓展幼儿生长的宽度和深度。
二、找准“着力点”
搭建平台共享课程
我园把推动课程共建的着力点放在“亲子社会体验”上,以“邀、引、借”三字工作法和家园共育“四步曲”来搭建课程共享平台,转变家长育儿理念,增强家园共育实效。
邀家长之行“会面”课程。以小班入园时的“家长第一课”、开学初的“课程微讲座”和定期开展的“家长育苗沙龙”等活动分阶段引领家长和课程“对话”,为家长搭建理解课程价值、反思教育观念、检省育儿行为的平台,了解课程形式、感知课程内涵。
引家长之心“深入”课程。通过发放宣传倡议、共订出行计划、尽享亲子时光、交流体验经历“四步曲”引领家长“深入”课程,为家长搭建体验课程内容、领悟课程真谛的平台。同时,幼儿在亲子社会体验活动中的记录画、照片、纪念品、视频等资料作为教育资源为幼儿进行后续学习提供有力支持。
借家长之力“充实”课程。我园充分开发家长资源,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助教等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在活动中发挥家长专长、借家长之力为课程有效开展提供支撑。家长在运用自身优势参与教育活动的同时,已经踏上了家园携手践行园本课程的共育之路。
三、打造“磁力场”
实现多方共赢发展
在园本课程建构过程中,从知到行、从专到精、从室内到室外、从粗放式到内涵式全方位打造强大“磁力场”,形成了多方互利共赢的发展局面。
从知到行,实现家长与幼儿双方共赢。在亲子社会体验活动中,与幼儿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家长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而是与教师具有同等地位的教育者;理解了幼儿的学习是通过游戏、体验发生的,而不是通过灌输、训练。家长的教育行为发生了转变,从重知识轻能力转变为更加注重品质和习惯培养,并尝试着成为幼儿的引导者、合作者和陪伴者。
从专到精,实现教师、幼儿、幼儿园三方共赢。教师在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中,更加注重“以幼为本”理念的树立、更加注重沟通合作能力、更加注重整合家长资源为幼儿发展服务、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教师撰写的余篇论文获奖、发表。凝聚晋中一幼全体教学人员智慧和汗水的《幼儿园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探索与实践》系列丛书4册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从室内到室外,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幼儿园多方共赢。幼儿在园本课程文化的浸润下,通过亲身体验、多元互动去探索周围世界。在充满陪伴、支持、合作的共育氛围中,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被激发,学会了热爱、友善,学会了辨别真善美,学会了勇敢、坚持、探究、创造;他们更加活泼健康、乐学善思、自主自信。园本课程丰盈了幼儿的童真生命,为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奠基。
晋中一幼课程建设典型经验在全国部分省市和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国际研讨会上交流推广。“社会体验主题活动课程”成为了晋中一幼的独特基因,它凝聚着教师、幼儿、家长的心,汇聚着教师、幼儿、家长的情,塑造了晋中一幼的形,点亮了幼儿园内涵式发展的魂,在推进晋中一幼高质量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撰稿:许霞
美编:许霞
复审:李艳红
终审:李明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1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