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彦波我对升官发财不感兴趣,我只想做些事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钱琦

名利就像是加了砒霜的蛋糕,虽然人人都知道吃了之后会中毒,可依然无法拒绝蛋糕的美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这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又是多少人毕生的追求。

名利看起来虽好,可想要得到却并不容易。有不少的人在名利之中迷失了自我,忘却了自己的初心,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

有人为名利而奔波,就会有人视名利为粪土。我国政府官员耿彦波就不看重名利,他对升官发财没有任何的兴趣,只想实实在在的做一些事情,改变这个社会。耿彦波又是如何做的呢?

一、廉洁奉公,一身正气

纪录片《中国市长》里就有耿彦波的身影,镜头下的他丝毫都不做作,一股清明的做派。随行采访人员一直跟着他拍摄,面对持续不断的镜头,耿彦波也没有丝毫的懈怠,没有表现出一丝的劳累。

整个节目拍摄下来,采访的记者都觉得非常的劳累。耿彦波在晚上10点多的时候还在开会,这让记者也觉得非常的诧异。一位政府官员的时间安排竟然如此紧凑,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私人生活空间。

有一次,耿彦波的妻子不得不到他工作的地方抓人,她表示,凌晨四点多耿彦波就出了家门,晚上11点多去还没有回去,他自己的身体状况自己应当清楚。这只是夫妻之间矛盾的冰山一角,在日常生活里,两人时常会因为耿彦波的工作狂状态而陷入争吵。

事后,耿彦波的妻子在镜头面前表示,她不是不支持耿彦波的工作,可耿彦波的身体实在是不允许他再这么拼了。

在后来的采访当中,记者问起了耿彦波关于他身体的事情。耿彦波则表示,他今年就要55岁了,只有5年的时间可以继续为人民做奉献。他哪里都不想去,只想待在大同。

在这一次采访当中,耿彦波对着镜头大胆的表露了自己的心境,他说他并不想升官发财,只想做一些实打实的事情。他担心没有时间,担心自己想做的事情会做不完,所以只能把全部的身心扑在工作上,一心一意的朝前赶。

记者抛出了一个非常常规的问题,那就是耿彦波的梦想是什么?

耿彦波表示,他最初的梦想是当记者或者作家。这个梦想与耿彦波现在的工作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本质上却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弱势群体发声,为弱势群体干实事儿。

作为一位思想比较先进的政府官员,耿彦波在政治方面非常大胆。这份大胆给他招来了非常多的争议,有人认为他是真心实意的在为人民老百姓做事,有人认为他是大奸似忠,欺世盗名。

古往今来,有不少为老百姓做实事的人,被人认为是欺世盗名。是不是伪装,关键看老百姓的呼声。如果老百姓支持的话,那耿彦波就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往前走。这么多年以来,耿彦波究竟有哪些贡献,又是否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呢?

二、人民公仆,思想前卫

18岁就参加工作的耿彦波几乎可以说是命中注定要为老百姓做事,他花了17年的时间磨砺自己,这才从晋中地区来到了山西省灵石县。基层工作的经历给予了耿彦波非常多的想法,他明白老百姓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明白政府究竟可以为老百姓做哪些事情。

不同于大部分人心目当中相互推诿的官员形象,耿彦波在自己的岗位上敢于担当,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他不会与其他老油条一般的官员同流合污,更不会将自己的工作流于形式流于表面。他会实打实的把政策落实,亲眼看着社会面貌出现变化。

年,耿彦波来到山西省灵石县任职。新官上任三把火,耿彦波本应当在当地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可他并没有这样做,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来到工作岗位上之后,耿彦波立刻就开展了实地考察,深入基层去了解实际情况。

在考察调研过程当中,耿彦波发现当地古建筑王家大院非常的荒凉,他当即拍板,拨了一大笔资金用于修缮这一建筑。在上个世纪的时候,人们对于古建筑的保护和开发并没有多少意识,耿彦波的这一行为具有非常长远的目光。

当地居民对于耿彦波的这一行为却有一些排斥,他们反对耿彦波拿出这么大一笔资金修缮王家大院,认为当地老百姓连饭都吃不起,可当地政府就要花这么一大笔钱去修缮这样一个没什么作用的古建筑。他们甚至给山西省委和国务院提意见,希望有人能够阻止耿彦波。可这些行为没有阻拦住耿彦波的脚步,他不仅拨出了政府资金,而且还亲自监督王家大院的修缮。

年,王家大院被列入国家重点文化保护单位,现如今王家大院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热门旅游目的地,每年可以为灵石县带来一大笔财政收入,这是当初老百姓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社会出现了如此大的变化,当地老百姓自然明白了耿彦波的良苦用心,大家纷纷称赞耿彦波当时的行为,肯定耿彦波这么多年以来在临时性的工作。并表示如果没有耿彦波这么多年高瞻远瞩的政策,那绝对不会有灵石县现在的发展。

在山西省灵石县任职的时候,这里的老百姓给他取了一个外号,这个外号叫做“耿拆拆”,因为他在岗位上最喜欢拆迁。当然,耿彦波也不是平白无故的乱拆,他会拆除一些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建筑,拆除一些落后的建筑,并代之以更加先进的建筑。

年,耿彦波从灵石县调到榆次市,他还没有上任,当地的老百姓就已经表现出了对他极大的抗拒。因为大家都知道耿彦波有一个“耿拆拆”的外号,果不其然,耿彦波上任之后又一次在榆次市大拆特拆,甚至直接将市里面的标志性建筑炸毁,这让老百姓觉得非常不能理解。

对于老百姓的迷惑,耿彦波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解释,而是让时间来证明一切。随着市里一系列建设工作的开展,老百姓们惊奇的发现,生活环境一天天的好了起来。土房子全都不见了,原来的臭水沟也已经变成了大家喜爱的公园,空气也变得更加的自然。

年,耿彦波被调到山西大同工作。他又一次将自己先进的政治思想变成了现实,大同市目前有非常多的旅游景点,这些都是在耿彦波的支持之下建设出来的。往前10年,几乎没有人会想到大同会变成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的城市。

从年走上工作岗位,再到现在的兢兢业业,耿彦波走过风风雨雨,留给人们的是更加幸福的生活。耿彦波的最后一站是太原市,虽然他快要退休,但当地的老百姓无法忘记他。耿彦波从来都没有欺世盗名,他的所思所想所做都是为了老百姓,都是为了老百姓的幸福。

总结

城市应当如何发展,每个官员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关键问题并不在为城市发展提供一个谋划,而在如何将这个谋划落到实处。一个官员一个想法,没干几年又调任到其他地方,政策不能延续,这才是城市发展的硬伤。

只有让老百姓实打实的看见发展的成效,大家才会真心实意的跟着一条发展道路走,而不会人云亦云。耿彦波这么多年的工作取得了成效,他走出来的路为后人指明了方向。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135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