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员工工作16年,无故
部分内容来源于头条号:记者帮办
近日本报《记者帮办》栏目接到来自晋中市平遥县老人王翠香的求助热线,反映医院从事保洁工作16年,只因为提出为自己交纳养老相关保险的事后,医院单方面对她进行了辞退。
10月18日下午《记者帮办》栏目来到平遥县见到了王翠香老人,在她家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调查了解。
王翠香:女,年出生,今年64岁,和老伴都是农民,无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困难。老人慈祥的面庞上挂着很多无奈,岁月的沧桑在他脸上留下了皱纹,这皱纹也见证了自己的漫漫维权路。
老俩口一起向记者进述和展示着近4年来艰难的维权经历和相关证据及依据。我们栏目组来到老人居住的院子里,马上过冬了,不知今年冬天老两口如何度过,让人不禁落泪。
王翠香说:医院曾签过两次劳动合同,第一次是在前任院长时,医院医院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只是单方合同,就一份合同,当时并没有给到员工手里,所以自己没有拿到合同。随后,还展示了自己以前使用过的工作证和近2年来的相关诉讼资料等。
可是很奇葩的是,法院的文书居然颠倒黑白:与交通事件挂在了一起,2个毫不相干的事件。
《记者帮办》栏目组人员带着问题,在其家属的带领下,来到平遥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该局工作人员问王翠香有劳动合同吗?
该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相关领导正在开会,明天再来吧;当我们到了领导办公室,领导却在办公。换做是一位办事的市民,不只要跑多少趟?群众办事常吃闭门羹,这与当下市政府倡导的工作纪律背道而驰。
劳动局副局长史金亮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员工在工作10年以上就应该入保险,不能无理由辞退,并且单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
事实是:其家属也拿不出劳动合同,因为当初就签了一份。接着,《记者帮办》栏目组人员在其家属的带领下来到了医院,医院的办公区门口时,保安以没有县里的通医院为由,医院不接受媒体采访,并且调动6名保安把手办公区。
在采访受阻时,在热心围观群众向《记者帮办》栏目组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在医院内找到了该院办公室的负责人,该负责人说,没有县里新闻中心的介绍信,医院不接受采访。随后我们来到了党委副书记人事科科长赵卫红的办公室,房门紧锁,时间是下午17点,正常工作时间,却没有人员在岗,随后范主任告诉记者,医院,电话不方便透露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记者帮办》栏目组工作人员反问道:请拿出不接受新闻媒体采访和采访必须持有县新闻中心的介绍信的相关依据时,该负责人不回答,也不接受采访。就这样,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记者帮办》什么情况也没有了解到,临到下班时间,热心的群众再次向《记者帮办》栏目组工作人员指出下班的院领导,同样,该院领导不接受采访快速离开。
整治“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是我党深入推进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在于强化政风肃纪,切实解决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的问题,《记者帮办》栏目在此呼吁医院给王翠香老人一个说法,有关单份劳动合同的事情,这样躲避反映问题的人,躲避新闻媒体总不是个办法。临走,老人依旧在忙碌着,为了今冬有个温暖的落脚地,医院这样的员工也存在,全县都有,教师也有代教,交警也有合同工,没有真正做到同工同酬,这是一个国情,伴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快,面对众多老人养老的问题,是不是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呢?或者对生活困难的老人予以补助,或许可以温暖一下工作了16年的心灵。
下图为另一位老人的成功维权经历
《记者帮办》栏目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