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至今晋中公安侦办经济案件

5月15日,第十个全国公安机关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到来之际,晋中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年以来,晋中市公安经侦部门共侦办各类经济犯罪案件起,涉案总价值约4.2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人。

这次宣传活动以“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为主题,以服务“平安晋中”“法治晋中”建设为职责重心,把打击经济犯罪、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

年以来,晋中市各级公安经侦部门共侦办经济犯罪案件起,涉案总价值约4.26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人,刑事拘留88人,逮捕56人,审查起诉人。

从数据来看,当前金融风险形势严峻,各类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居高不下。近期,P2P网贷平台频频发生提现困难、停业、跑路等问题,互联网金融也表现出极大的风险性。晋中市属于金融活动相对欠发达地区,互联网平台非法集资、网络传销案件在本市发案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当前网络比较发达,公众通过线上平台、手机APP等手段就可以实现线上咨询、签订合同和借贷等行为,因此,晋中市投资受损人员并不在少数。仅去年一年,该市P2P网络借贷平台、网络传销的投资受损人员就将近1万人次,涉及P2P平台余个,形势不容乐观。

发布会上,公安机关公布了当前晋中市经济类案件的特点和涉众型经济案件常见的犯罪伎俩等,提醒人们承诺高额回报,编造“天上掉馅饼”、“一夜成富翁”的神话;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一步步将群众骗入泥潭;混淆投资理财概念,让群众在眼花缭乱的新名词前失去判断;装点门面,用合法的外衣或名人效应骗取群众信任等,都是犯罪嫌疑人设置的圈套,广大群众要睁大眼睛,避免上当。

就防骗知识和技巧,公安部门也进行了详尽的提示表示:万变不离其宗,绝大多数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只是被不法分子穿上了看上去很美的外衣,其实他们的犯罪手段并不高明,不法分子大多利用了群众急于在投资理财中博取高收益、爱占小便宜的心理,通过编造一些精彩“故事”,施以小恩小惠,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骗不明真相的群众掉入陷阱,只要公众能提高警惕,慎重投资,就能识破绝大多数骗局。

那么,如何识别一些骗局,公安机关建议:

(一)看一看。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宣传的各种投资项目,投资前先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看公司资质、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股东实力、行政处罚、是否列入经营异常目录等;查看是否有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的资格;对明显超出经营范围,频繁更换公司名称、地址、投资项目、所述项目子虚乌有或张冠李戴、故意夸张粉饰的公司所提供的理财产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二)想一想。投资前必须认真思考对方宣传的内容是否符合逻辑、符合常理,不要轻易被假象所迷惑。以个人账户或现金收取资金;现场交本金即付部分提成或利息;在人群聚集区域摆摊设点派发广告、招揽资金;招揽群众到宾馆、写字楼参加“投资推介会”,群发短信介绍理财等,都是居心叵测的不法分子的欺骗伎俩。

(三)问一问。投资之前最好能咨询专业人士,切忌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wh/1126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