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晒介休文化工作的成绩单
年以来,介休文化局按照“构建公共文化体系,促进介休六大发展”的思路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家国晋中?美丽介休”品牌建设为引领,夯基础、建载体,搭平台、求创新,全市文化事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推进一是介休以“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为契机,年新建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个,目前,所建文化服务中心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14个,使用率达到82%。在设施运行管理上,制定了《农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管理办法》及工程考核办法和验收标准,确保设施设备管理到位、合理利用,最大限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介休市博物馆开展“爱上博物馆?欢乐过暑假”系列活动,正在建设恒温恒湿文物保护系统、语音讲解导览系统,举办各项临时展览10余次,尤其是与介休市收藏协会联合举办的“收藏二十年”系列展览,吸引了城区广大市民参观。
三是着力打造的20个图书基层流动服务点、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读书活动新平台都已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以介休图书馆为中心,自助图书室为辅助,基层图书服务点为基础,流动图书车为据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四是组织、联系省图书馆古籍保护协会与介休图书馆开展文化志愿古籍保护工作,通过座谈、实地普查、留存影像资料、录入数据等环节,切实提高了古籍保护专业化水平。
文艺演出持续繁荣发展一是成功承办和举办了“共享百姓舞台?集聚圆梦力量”九台大戏迎新春、惠民文化演出、农历三月十八后土庙传统庙会、送戏下乡、晋剧票友大赛、千人广场舞大赛、“全民文化季”广场文化节、“德润三晋?书香介休”4.23世界读书日活动、“‘心连心’合唱团走进军营、社区、庆七一专场”等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截止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各类文化活动86场(其中:下乡流动服务11场、百日消夏25场、艺术培训50场次)。
二是组织编排了“美丽介休?活力农商”送文化下乡十台精品晚会、“全民文化季”广场文化节二十五场专场演出、晋剧票友大赛复赛和决赛。截至目前,张国俊、郭雅玲累计编创晚会2台,舞蹈、曲艺、器乐等作品6个;组织群众文艺创作人员创作文艺作品40个(其中舞蹈23个、小品3个、歌曲10首、器乐合奏4个)。
三是采取请进来和自培训的方式,组织乡镇文化站演职人员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文化志愿者培训班,从舞蹈、器乐、声乐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培训;组织公共文化科、图书馆参加山西省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暨第一期全省基层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培训班,从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文化共享工程地方资源项目申报及建设要求等方面进行专业指导和培训。
文化遗产保护稳步推进一是加强文物保护力度。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攻坚冲刺取得良好成效,完成了已普查文物的信息采集登录等工作,采集文物信息近余件(套),全部在线登陆上报,上传照片余张。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工作得到加强,张壁古堡古民居修缮工程、义棠镇师屯北村广济寺正殿修缮工程基本完工。邀请山西舜天古建筑规划有限公司开展对五岳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山镇关帝庙(晋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定环境整治规划和抢险加固方案。制定并出台《介休市文化局关于古建筑雨季防汛实施方案》、《介休市文化局关于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制度》,为全市各文物保护单位配备近具灭火器,有效确保文物消防安全和度汛工作,无一人伤亡,无一起安全事故。
二是推动文化遗产全民共享。以“5?18”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举办了文艺演出、法律法规宣传、图书借阅等活动,全民参与热情高涨,活动期间发放宣传资料余份。此外,与孝义市皮影木偶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光影之魂?灵动皮影”为主题的孝义皮影艺术展,以图片、展板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皮影戏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此次展览促进了孝义与介休两地文化交流,加强了两馆之间友好交流合作。
三是开展介休市第五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授牌活动,并组织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尤其是“洪山全料香”制作工艺、介休宝卷说唱文学、“大生堂”孔氏医学等非遗已完成资料收集、图片采集和光盘刻录等前期工作。组织各乡镇文化志愿者开展“乡村文化记忆工程”资料报送登记工作。
怎样治白癜风白癜风的治疗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