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这个县沸腾了山西省政府决定在这个县
图为省政府常务会议会场山西日报记者李兆民摄
山西日报记者张云报道11月11日上午,代省长楼阳生主持召开省政府第次常务会议,听取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加强食品安全、发展会展经济、建设山西“农谷”等工作,研究通过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高建民,省委常委、省政府党组成员孙绍骋,副省长郭迎光、王一新、张复明、刘杰参加。
会议听取了万名干部入企服务工作情况汇报,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企业的服务。会议指出,开展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是省委、省政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对解决企业问题、转变干部作风、优化发展环境、提振全省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强调,集中活动有时限,服务企业无止境。要着眼解决突出问题,强化法治思维,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点对点精准解决个性问题,批处理研究解决共性问题。要着眼培育增量动能,切实做好签约项目落地、手续办理、开工准备等工作,为明年开工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奠定基础。要着眼建立长效机制,不断探索服务企业的常态化办法,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夯实经济低位企稳的基础。
会议强调,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是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坚持创新驱动、示范引领、开放共享、安全发展的原则,树立互联网思维,以装备制造、材料和消费品三大制造领域为重点,狠抓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技术改造,培育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平台,不断提升我省制造业智能化水平。会议通过《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决定修改完善后下发实施。
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既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食品安全“两个创建”工作现场会精神,切实把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落到实处。要深入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落实属地责任,整治热点问题,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监管能力,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坚决守住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这条民生底线。要以食品安全倒逼农业现代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农业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从根本上保障食品安全。
会议强调,要深刻认识会展业对促经济、聚人气、惠民生、树形象的重要作用,以省会太原为龙头,培育会展市场,做强会展企业,着力打造山西会展品牌。要进一步改善会展业发展环境,加强场馆等硬件建设,改进行政审批和服务保障,加大政策引导激励力度,延伸会展产业链,推广展会新模式,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互动、充满活力的会展经济体系。
会议研究通过山西“农谷”建设初设方案,决定在太谷全县域内建设山西“农谷”,要求晋中市和相关部门单位加强组织领导,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坚持规划引领,运用市场机制,统筹“政、产、学、研、用”,采用大数据技术,着力打造全省现代农业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切实发挥好“农谷”建设对农业转型升级的龙头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会议还研究了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和创新开发区体制机制等其他事项。
来源:山西日报
山西农谷为什么是他?太谷县,山西省晋中市辖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处晋中盆地,始建于西汉,历史悠久,文化商贸发达,与祁县、平遥共同成为闻名遐迩的晋商故里,境内有诸多晋商大院遗存,以曹家大院和孔祥熙宅院(孔祥熙出生在太谷)为其代表。是盛唐诗人白居易的祖籍地,近代大财阀孔祥熙的出生地。久负盛名的宫廷圣药“龟龄集”和“定坤丹”出产于太谷。太谷饼和壶瓶枣享誉全国。明清民国时期,太谷富商巨贾云集,成为中国北方金融、商业中心,固有“旱码头”、“小北京”之称。
“金太谷,银祁县,广吃米面的榆次县”这是晋中老百姓介绍家乡的一句口头禅。
太谷何以就是“金”的呢?为什么太谷在并列三县的比较中,会打头呢?这是一段历史,并不是谁为了什么目的专门编造的。而是太谷多年在人们心目中位置的体现。
世界晋商网认为。山西农谷之所以在太谷,是因为这里有山西唯一的农科大学,悠久的晋商文化和发达的农业基础,还有毗邻太原的优势。
山西农业大学(ShanxiAgriculturalUniversity)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为特色,农、理、工、文、法、经、管相结合的农业部与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综合性农业大学,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1],位于晋商故里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县,是山西省内唯一一所农业大学。
当年万里茶路行进到山西中部,也就是路经经营茶路的主角----晋商故里时,从太行山的子洪口一出山路经的第一座县城,就是太谷县。它位于山西省会太原的正南方,在山西同蒲铁路未通车以前,是从晋南和晋东南分别北上太原和北京的合道之地、必经之所,当然也是茶路在翻越太行山后,继续北上的县级驿站,南来北往,通京赴陕的通衢要径。由于处在这样一个重要地理位置上,太谷商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清末就有了“金太谷”、“小北京”之称。
追根溯源,太谷确实在明末清初己涌现出不少崭露头角的晋商巨族。如太谷城内的孙家、孟家、武家,北洸村曹家,沟子村员家和白燕村的张家都是这个阶段陆续起家的。当时他们的经商重点多在全国的重要商业码头,往北路发展的还真不多,只有曹家是从东北起家的。而太谷当时的主要经营行当多为百货和药材。太谷的中医药发展较早,发展的规模和声势也较大。
清初,太谷和祁县、榆次一样,启动了北路贸易。随着康雍乾的招边征讨,涌往内蒙、西北谋生的人日渐增多。恰克图贸易开展以后,太谷“走西口”、“闯关东”的人就更多了。商业也日益发达、繁荣。在茶叶之路上逐渐取得领袖地位。到乾隆年间,太谷已经是“商贾辐辏、市肆鳞集,西北至燕秦,东南至吴越、荆楚之境,意者操奇赢、计子母,习于金贝钱刀之气深”的繁埠。有人还专门分析了造成这种繁荣的原因说“阳邑(太谷古称阳邑)民多而田少,竭丰年之谷,不足两月,故耕种之外咸善谋生,跋涉数千里率以为常,土俗殷富由于此焉!”
经历了嘉、道、咸、同四朝,太谷繁盛依旧。咸丰年间,有个监察御使叫章嗣衡的,曾给皇帝奏折中谈到晋中平川富有的情况,其中首屈一指就例举了当时太谷的富贾。他说“臣起伏思国家承平二百余年,德泽涵濡,民殷物阜,四海之广,岂无数十巨富之家。耳目浅陋,然所目击者,……如山西太谷县之孙姓富约二千余万。曹姓、贾姓,富各四五百万。….
这不是权威的财富排行榜。但咸丰年间富达二千余万两白银,不是全国首富,也差不多了!按照《太谷县志》的说法,到光绪年间,太谷商业走了下坡路。光绪八年的县令承认“凤山象水之间向称殷富,今则稍逊矣!”但是,太谷县在山西,乃至整个茶路的商业领袖地位没有动摇。直到民国十九年()重修《太谷县志》时,当时的县长安恭己仍总结说“至持筹握算,善亿屡中,讲信耐劳,尤为谷人特色。自有明迄于清之中叶,商贾之迹,几遍行省,东北至燕、奉、蒙、俄,西达秦陇,南抵吴、越、川、楚,俨然操全省金融之牛耳。”另一位地方官员也承认“谈三晋富庶之区者,无不于谷首屈一指。”
孔祥熙夫妇
道光二十二年(年),根据太谷城中心的鼓楼,上的记名碑统计:捐款户总计人次,可明显断定为商号的家,捐款额超过当时县太爷的有五户,每户两白银(县令捐款两)。值得一提的是,光绪二十四年(年),修葺数百里之外的雁门关城楼时,太谷商家因为多做北路生意,多由关下经过,捐款商户达到户,雁门关上也专门立有一块《太谷县布施碑》。就是到了太谷商业败落的时候,太谷商户也多于寻常县份。年抗战爆发前有户,抗战胜利时尚有户,全国解放前还有户。因此,人们常常把太谷称作“第一利薮”、“晋川第一富庶区”,甚至“风俗奢华,较他邑太甚”,也就不奇怪了!正因为太谷商业名声之招摇,光绪三十年()清廷农工商部下令各省成立商会时,时任山西巡抚的张小帆马上想到了太谷。他专门写信给太谷曹家的族长曹培德(字润堂),请他出面组织山西商会,并出任会长。这样,山西总商会就不是在省会太原成立,而是设在了太谷。年,才迁回到太原去。
地兴必文昌,太谷经济的繁荣带来当地“蔚起人文”,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仅戏剧而言,那时,太谷域内戏班子都要分上、中、下三个档次,民间还流行着太谷秧歌。几乎是每天笙歌不绝于耳。逢年过节,走标运现唱戏之外,还会闹各种“社火”。“文运昌盛”还反映在文化名人辈出,诗人、书法家不断涌现,杜大统、孙阜昌、赵铁山等名家继起。金火车头钟、《清明上河图》、《九成宫图》等书画名品留传于世,从另一个侧面展示了“金太谷”的辉煌。
延伸阅读: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山西“农谷”呼之欲出
山西日报记者苗武军报道
引领山西农业现代化发展,国内一流的农业科技创新城——山西“农谷”,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建之中。这是6月1日记者在太谷县召开的一个研讨会上获得的信息。在这次对接研讨会上,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晋中市、太谷县的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就启动山西“农谷”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建设山西“农谷”意义深远,必须做好顶层设计,使之真正成为吸引省内外、国内外农业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的“洼地”。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山西“农谷”建设,已经上升为省级战略。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打造山西“农谷”。今年2月召开的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又将山西“农谷”建设列为全省重点工程。晋中市和太谷县对建设山西“农谷”态度积极,行动迅速。晋中市市长胡玉亭说,盼望太谷县成为山西“农谷”的承载主体。太谷县县长武晓花说,太谷县“愿望非常迫切,态度非常坚决”。太谷县是全国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近年来,晋中市与山西农业大学的合作日益深化,比如,与山西农大共同组建了集团化的农业龙头公司,成立了“双创”中心,建立了考研成果转化“中试”平台。晋中还建立了5亿多元的农业投资基金,已经投资项目。这些探索都为山西“农谷”建设积累了条件。
省农业厅厅长关建勋说,山西“农谷”必须开放包容,真正成为创新之地、示范之地、改革之地。省农科院院长乔雄梧说,山西“农谷”应该成为一二三产的融合之地,要请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专家作咨询团队。省农科院现代农业发展中心主任籍增顺说,山西“农谷”要突破区域限制。省农科院植保所所长范仁俊说,山西“农谷”第一要务是吸引人才,通过相应的政策把全省、全国人才吸引过来,就是成功的标志。
世界晋商网全球晋商新闻、财经、思想、商务最大平台
全球晋商干货资讯、山西猛料一网打尽!超过百万晋商悦读的晋商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白癜风的治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2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