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商财经投资150亿,山西人要打造自
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山西转型综改试验区总体方案,山西科技创新城(下简称“科创城”)应运而生。
年,科创城正式步入全面建设阶段。
开工
7月22日,“科创城”标志性工程———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开工建设。这标志着,“科创城”正式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平台开工,省长李小鹏、副省长张复明与相关行业代表一起见证。
开工前,省长李小鹏出席省科创城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的第七次全体(扩大)会议。
会上,李小鹏指出——
项目启动以来,相关单位在政策制度设计、研发机构引进、土地征转拆迁、规划编制审批及土地预审、项目选址、招标投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推动科创城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
高地
此前不久,已有9家科研机构及马练营路、综合通道2个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
此次开建的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位于山西“科创城”核心区,占地面积约97.5亩,总建筑面积约17.15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17亿余元。
该平台,由科技资源服务、科技创业孵化和科技金融服务三大部分组成,承担着集聚全省科技资源、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促进科技服务业规模化发展等功能。
该平台,不仅要服务核心区、服务科技城、服务全省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更要打造一流的煤基、低碳领域科技创新服务高地,为我省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项目建成后,将积极引进国内外优势科技资源,有效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在对接和服务当地产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社会各界提供多层次、宽领域、全过程的科技服务。
一期工程,主要组成部分——
科技资源及科技金融服务中心、全资源大学创新创业中心、众创空间创业中心、公共研发设计中心、公共检验检测中心等。
入驻
在7月22日(扩大)会议上,省科城办与第二批11家入驻研发机构建设单位签约,下半年全面开建。
《山西青年报》了解到,目前领导小组已确定清华大学,中科院过程所、煤化所、力学所,中国华能等27家首批高端煤基低碳研发机构入驻,可对接30余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引入科研人员1万余人。
其中,引进院士工作团队14个,“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10名国家级人才。
截至目前,首期已有9家科研机构项目入驻开工——
华能山西低碳技术研发中心、山西煤基清洁能源及新材料研究院、太重集团工程技术研发有限公司、山西格盟中美清洁能源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晋煤集团煤层气与煤基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太钢集团先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院、山煤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
投资
“科创城”,投资亿元。
位于太原市区南部和晋中市榆次区(含)西部,规划范围——
北起,太原南环高速及太旧高速公路。南至,潇河两岸。西接,汾河。东至,龙城高速公路。
面积,约平方公里。主体区,约平方公里,是“科创城”重点建设区域和政策功能区域。
主体区北部是核心区,为科创城科技研发、成果孵化和人才聚集中心,担负着创新发展的主导功能,是科创城的主引擎。
主体区南部为产业区,是核心区科技成果产业化首选区和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
同城
事实上,“科创城”建设,也是推进太榆同城化有效路径。该项目,地处太原与晋中市榆次区之间。
据了解,项目起步区分为西区与东区两部分,核心区规划——
东西向主干路3条,分别是武洛街、化章街和迎宾西街。
南北向主干路3条,分别是马练营路、机场东路和综合通道。
东西向次干路5条,分别是正阳街、化章北街、化章南街、使赵街和河东街。
南北向次干路6条,分别是西温庄西路、西温庄路、武宿中路、东环西路、学院路和学院东路。
早在今年4月,“科创城”核心区的迎宾西街道路工程项目选址进行公示——
全长3.75公里,连通小店和榆次,是科创城首条建设道路。
太原段,约1.17公里。晋中段,约2.58公里。西起,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铁路西侧。设计时速,每小时50公里。
就在上月,位于核心区的马练营路(太原段)正式开建——
南起,迎宾西街。北至,武洛街。太原段,4.25公里。预计,年6月底竣工。
建成后,将成为连接太原南部和晋中榆次区南北走向的另一条交通主干道。
实施
去年,山西“科创城”征地、拆迁、项目遴选等各项工作铺开。
山西依托创新驱动实现产业转型的路线图和任务表,正式由论证进入实施阶段。
今年,按照建设目标——
核心区市政公用设施,基本配套。
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基本建成。
重点产业创新链,基本成形。
到年,核心区基本建成。
目前,山西“科创城”已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提出举全省之力推进,五个打造——
打造“创新型山西”引领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打造低碳智慧新区,打造环境友好绿色新区,打造高端服务业集聚区。
力争年,将其打造成——
山西科技特区和人才特区,中国煤基科技及产业创新高地,世界煤基科技成果和项目的重要集聚中心,山西首个获得多项配套政策支持的综合性科研项目孵化基地。
战略
事实上,自“科创城”项目启动后,其战略地位和顶层规划就已明确。
年,山西转型综改攻坚年。
围绕由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省委、省政府曾密集出台五个互为关联的文件,谋划制订“”总体构架——
第一个“1”,《创新驱动山西行动计划》是顶层设计。
三个文件构成“3”,《低碳创新行动计划》是战略引领,《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是战略支撑,《围绕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拟重点安排的科技攻关项目指南》是战略抓手。
第二个“1”,《山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是战略保障。
在“”总体构架中,“科创城”建设工程作为战略支撑项目,提出将优先布局建设煤机装备、煤化工、煤层气、煤焦化、煤基新材料、低碳科技等一批顶尖研发机构。
记者:赵伟/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