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提一创晋中艺校两提一创大讨论活
对标一流创特色文化惠民暖乡间
本报记者宋向红通讯员崔艳红
进入阳春三月,市区小学,每到周末下午,第二课堂便会一改往日的活动形式,操场上、舞台上闪现着亮丽的身影,丰富多彩的服装造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引得众多家长与路人驻足观看,人们个个神采飞扬,尽情享受着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教育局安排,晋中艺校承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的精彩瞬间。
这是晋中艺校结合“提高标准、提升能力、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开展的文化惠民服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年,晋中艺校在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时,将“文化惠民”列为学校全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文化惠民”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包括“戏曲进校园”活动,儿童剧《叫醒阳光》巡演和文化下乡演出。从3月中旬至今,演出已进行了16场,其中“戏曲进校园”6场,惠及村民、学生、老师及家长近万人。演出队每到一处,都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群众的热情使师生们投入到忘我的演出状态中,激情的演出、群众的渴求和忙碌的奔波共同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文化下乡进行曲。
形式多高潮迭起内容好精彩纷呈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
为了让这次文化惠民服务达到满意效果,结合“两提一创”大讨论活动内容,晋中艺校对演出内容进行了精心策划,同时每场演出都派随行的工作人员,提前进入“对标对表,寻找差距”阶段,广泛展开调查研究,征求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市场需求、社会需求和家长需求,审视办学目标。同时,通过面对面交流,及时汇总群众意见并调整演出内容,力求展示给群众的件件都是精品。开场歌舞《幸福来》赞美了新农村的幸福生活,舞蹈《百花争艳》寓意晋中市各行各业争创一流,为挺进全省第一方阵而奋战的景象。全国小梅花比赛获奖剧目展示了梨园新秀的扎实功底,戏曲教师奉献的精彩唱段吸引了众多戏迷。节目安排既有阳春白雪,又有下里巴人,柔情大气的男女独唱,曼妙无比的戏剧彩唱,精彩的节目轮番上演,优秀的演职人员用超高的水平展现了艺术的魅力。
闻讯纷纷赶来的家长和父老乡亲兴高采烈。为了看得真切、听得过瘾,老人们早早提着马扎来到演出台前,年轻小伙子们站在凳子上,小孩子骑在大人的脖子上,每场演出台前都是人头攒动。山里温差大,一到晚上气温骤降,风刮得很大,但却刮不掉群众看演出的热情。
在榆社县台曲村演出时,男女老少穿着羽绒服观看,演出期间不断有三五成群的群众走进剧场,看着越来越多的观众,演出队临时增加了节目,直到演出最后都没有一个观众退场。一位老大娘高兴地说:“以前村里唱戏没有年轻人看,戏场上看戏的还没有唱戏的多,这次演出得好,又有俺们爱听爱看的戏,还有年轻人爱唱爱看的歌舞,你们看,连附近村里卖东西的小贩也来了,比赶集还热闹!”
在榆社县岚峪乡南窑村演出时,全村人都帮忙烧水、做饭、搬运演出设备。年近五十的村长郁润刚说:“以前村子里从来没像今天这样热闹过,每年赶集唱戏都是在山下的岚峪村,看着山下的热闹,村里人心里都不是滋味儿,今天的演出吸引了四邻八乡的人观看,这是村里有史以来的大事、盛事,太让人激动了!”
生旦净丑皆文化晋音晋韵润心田
“戏曲进校园”是市委宣传部年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师资力量、专业水平和工作性质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晋中艺校成为此项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接到任务后,学校领导立即根据市教育局安排进行了认真部署。学校成立“戏曲进校园”工作组,并指定专人与各试点学校进行了接洽,根据各学校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进行了周密安排。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这次活动采取讲演结合的方式,以普及戏曲基础知识为主,学生与教师亲切互动,气氛非常活跃。获得全国小梅花金奖的学生一出场就吸引了所有师生的眼球,俊俏的扮相、亮丽的服装和精湛的演技深深折服了学生,一颦一笑间,挥洒自如,民乐伴奏亮丽雅致,他们配合默契,唱做俱佳,《跑城》、《雅观楼》、《挂画》、《擂鼓战金山》等优秀剧目讲述着戏曲所承载的中国故事,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中国精神。
这次演出最打动人心的是儿童剧《叫醒阳光》。该剧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苏醒儿的父亲因为失职致同学邱晓阳的父亲意外死亡,两个孩子得知真相后产生矛盾,后来两人分别经过母亲的开导又和好如初。该剧以感人的故事情节、优美的音乐设计和丰富的舞台表现从全国多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年度大型舞台作品项目资助。演出过程中,观众的表情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变化,剧中人物的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牵动着大家的心。榆社县教育局一位领导感慨地说:“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过这么感人的演出,晋中艺校师生的表演完全改变了我对艺术专业的认识,他们可真正称得上是表演上的‘行家里手’啊!”
“戏曲进校园”正是对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创新,寓教于乐,激发了戏曲的内生动力和活力。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地观看了戏曲表演,见识并感受了戏曲的魅力,同时对教师也进行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师生在润物无声中得到启迪和感悟,更增进了年轻的一代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对弘扬中华经典起到了推进作用。
春寒料峭人心暖新征程上歌飞扬
开展“两提一创”大讨论活动以来,晋中艺校制定了明确的目标,那就是“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和服务能力,打造一支能说、能写、能干的职工队伍”。为了满足基层单位的要求,更好地历练队伍,5天时间里,师生在榆社县4所学校和10个行政村早、午、晚连轴转,完成了14场演出。山风卷着黄土打在演职人员的脸上,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面对紧张的住宿条件,青年男教师们主动提出和男学生挤大通铺,把较好的住宿条件让给了全体女生。演出期间,青年教师牛旭兵、李立基、岳锦川作为装台的先遣人员,不但和学生挤在一起睡觉,早上总是最先出发赶往演出地,晚上又是最晚回到驻地。副校长刘丽玲既是导演又是演员,每到一个地方就会按照群众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节目,就是为了让群众满意。主持人段奇珠感冒发烧,但她带着药就出发了,她把笑容给了观众,一到演出结束就赶紧打针吃药。时间紧,任务重,节目多,服装更换快,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不给当地添麻烦,师生们就在车上换衣服,但没有一个人有怨言。群众的期盼,领导的关心,让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高质量完成演出任务,让群众高兴而来,满意而去。
为了保证全体师生的安全,校领导全程陪护,靠前指挥,从食宿安排到行程设计,甚至到装台与演出的过程,都力求周全完美,不允许出现任何问题。在榆社县岚峪乡南窑村演出结束后,校领导坚持在前面开路,只要路经急弯或狭窄路段,就亲自指挥协调,从山上到山下,在蜿蜒的山路上筑起了一道护卫师生的安全长城。
目前,下基层的第一阶段演出已经结束,但市城区20个试点学校的“戏曲进校园”才刚刚拉开大幕。我们相信,晋中艺校一定会以持之以恒、精益求精的精神,高标准、严要求,对标一流多出精品,在我市挺进全省第一方阵的伟大征程上有硬作为,有新贡献!
大家都在看
市委宣传部机关党委党员干部赴武警部队参观学习对标先进提升自我打造过硬宣传队伍
以“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晋中日报社举办
市督导组对全市“两提一创”大讨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督查
左权县以“”活动为载体全力推进“两提一创”第二阶段工作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