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团队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调研记

文木团队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调研记

年7月12日至14日,文木团队策划总监胡小宇、策划助理陈颖熙专程奔赴山西,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领导和同事陪同下,对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展开调研。

晋中风景

晋中是黄河流域农耕文化发源地之一,当地特有的商业、手工业、民间艺术都是围绕旱地农作发展起来。调研期间,文木小伙伴考察了当地与农耕文化密切相关的人文景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项目。

晋中老戏台

01

山西老陈醋

东湖醋园

山西人爱吃醋,有“宁丢枪杆子,不丢醋葫芦”的典故,自称为“老西”(“西”通“醯”,“醯”即为醋的旧称)。山西老陈醋闻名天下,山西老陈醋集团独占鳌头。源自明洪武元年(年)创立的“美和居”醯坊,山西老陈醋集团拥有“东湖”“美和居”等山西老陈醋传统品牌,完整保留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美和居老陈醋(熏蒸法)酿制技艺”,是集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荣誉于一身的著名企业。

东湖醋园

“东湖醋园”位于太原市,是我国第一家动态展示传统与现代老陈醋生产工艺流程以及老陈醋历史文化内涵的公司化、工厂化博物馆。园区通过对“美和居”老陈醋传统酿制技艺的全面保存与生动呈现,充分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同时注重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的结合,开发出陈醋、保健醋、风味醋、醋饼干等一系列衍生产品,真正把“调味品发展成了保健品、休闲食品”,是晋商文化“精于管理、勇于开拓”的核心内涵于时代的绝佳体现。

各类醋制衍生食品

山西老陈醋集团董事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俊陆(左)向调研一行介绍企业发展情况

晒醋房

“华夏第一醋园——老西醋博园”位于晋中市榆次工业园区,是山西老陈醋集团在“东湖醋园”的成功基础上,为进一步扩大山西老陈醋生产规模、弘扬山西醋文化,集合多方面优势而筹建的集现代化制造、新产品研发、文化展示、休闲旅游等为一体的新型传统制造文化园以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园区整体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山西老陈醋技术中心”与“华夏第一醋园”。一方面,园区深入挖掘、梳理了人类的醋文化历史,展示了山西老陈醋的历史渊源与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山西老陈醋酿制技艺进行解读,“把传统经验转变为科学话语”。最后,通过旅游这一载体把文化和科学很好地传递出去。“华夏第一醋园”展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向现代大企业发展过程中,传统技艺与现代结合的多种可能。

现代化生产线与企业园区

文木小伙伴考察山西老陈醋酿制关键工艺——大曲制作

位于“华夏第一醋园”内的“万吨醋湖”外观如龙,长米,最宽处24米,可盛放吨原醋

“华夏第一醋园”内的“醋山”——“醯从天来”。寓意老陈醋源自山西、为上天所赐,其酿制遵循自然规律,天然发酵,绝非人力可伪制。

02

后沟古村

后沟古村位于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被誉为“浓缩了千百年黄土旱塬农耕文明的传统经典”,是难得一见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村落,保存了中国北方汉族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遗存。其民居建筑为典型的黄土高原土穴窑居,村内先进的排水系统、朴实的手工作坊、威严完整的神庙系统、防患未然的仓储制度等充分显示出山西人民的勤劳智慧,是北方农耕文明的真实画卷。

山西老陈醋传统品牌,完整保留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美和居老陈醋(熏蒸法)酿制技艺”,是集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荣誉于一身的著名企业。

后沟古村风貌

后沟古村风貌

后沟古村风貌

03

太谷秧歌

太谷秧歌(亦称“祁太秧歌”)是晋中盆地,以祁县、太谷为轴心,辐射周边十余县的乡土小戏,是民间自编自演的小曲、杂说、歌舞、戏曲的综合体艺术。它以农村生活故事、民间习俗、传闻轶事等为题材,以优美的曲调和表演形式,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太谷秧歌于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经抢救性保护记录,已保存下来太谷秧歌曲调首并整理为《太谷秧歌记谱曲词》,是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一大成果。

太古秧歌传承人孙贵明(左三)、白美云(右一)辅导孩子们学习传统秧歌

04

太古传统医药

广誉远始创于明嘉靖二十年(公元年),距今已有年的历史,是太谷县传统医药生产制作的代表。现拥有三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龟龄集、安宫牛黄丸、定坤丹制作技艺),山西广誉远国药有限公司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致力于传承中药炮制古法,同时在加强现代科学研究基础上推进中医药的二次开发。

广誉远传承馆

传统中药制剂方法展示——煅烧姜炭

广誉远产品展示

05

太古饼

太谷饼始创于清朝咸丰年间,曾被慈禧太后御点为皇宫贡品而享誉京师,目前作为山西的地方名产而独树一帜。鑫炳记太谷饼是太谷饼制作的代表,已有余年历史,如今鑫炳记开发有网上销售门店,同时成立了太谷饼传统文化博物馆、体验馆和文化园,为太谷饼于新时代的发展注入活力。

鑫炳记太谷饼文化园

太谷饼现场制作

太谷饼现场制作

总结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不俗成绩。众多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保护区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做大做强,由传统、单一的发展形态走上了产业化、品牌化道路,实现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包括山西老陈醋、广誉远制药、太谷饼、太谷秧歌在内一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坚守自身古老的技艺同时,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方式,用新载体、新技术弘扬民族文化,获得了专家们的一致肯定。无论是抢救性保护抑或是生产性保护,重点都在“保护”二字,在“保护”的基础上谋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运用现代科学挖掘传统文化的魅力,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我们作了很好的示范。

小知识

1.文化生态保护区

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指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价值和鲜明特色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并经相关文化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特定区域。其目的在于从整体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相关联的其他文化形态和自然环境,维护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完整。

2.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较早建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之一,地处山西中部,东依太行山,西傍吕梁山,覆盖晋中、太原、吕梁3个市19个县,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人口.5万,涵盖了山西省内1/3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区从年开始建设至今已经走过了8个年头,保护效果获得了业内的好评。

文木相关业务知多D

文木,国内首屈一指的非物质遗产技术专业服务机构。专门承担非遗申报,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设,非遗展馆策划设计,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与非遗文旅项目的建设开发等工作。先后承担和参与《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发展纲要(-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与《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顺德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战略规划》《汕头(潮汕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并承担了广府文化(中山小榄)生态保护实验区、瑶族文化(乳源)生态保护实验区、广府文化(越秀)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的编写。

文木

===联系-===









































白癜风的防治
白癜风要注意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782.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