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山西省长治市历史沿革地理位置大全
点击上方“蓝字” 长治古称“上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沁源县华坡遗址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这里充分发育。禹分天下(中原地区)分九州,境内属冀州。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春秋时赤狄人曾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治所在长子。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辖区涵盖晋东南全部及晋中一部分。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建安十八年(),上党郡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上党郡复归并州。西晋永兴元年(),上党郡属前赵,建兴中(—)归后赵。后上党郡归西燕。太和五年(),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太元十一年(),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北周建德七年(),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开皇三年(),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唐武德年间(—),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开元十七年(),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开元二十一年(),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大历元年(),置昭义军。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后晋(—),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因之。 宋代,太平兴国初(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元丰年间(—),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建中靖国元年(),昭义军改为威胜军。崇宁三年(),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金代(5—),潞州隶河东南路,天会六年(),置潞南辽沁观察处。 元代(—),潞州属晋宁路。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复为潞州,隶平阳路。 明洪武元年(),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隶山西中书省,九年(),隶布政司。嘉靖八年()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清代,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 中华民国元年(),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同年4月,于今长治市置潞泽辽沁镇守使署;民国5年()改为潞泽辽沁营务处。民国13年(),撤销营务处。民国19年(),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太行、太岳山为依托,建立抗日根据地。 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年11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年,潞城县正式撤县设市,隶属长治市管辖。年2月,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资料数据来源《长治年鉴》
以上内容均来源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ys/10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