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以此为主线
对于民歌怀有深厚感情,并颇有研究的他,在讲座结束之际一展歌喉,用原汁原味的唱腔演绎了《打酸枣》《天上的乌背》《二道圪梁》三首民歌,赢得满堂喝彩
说起教育,他提到《三字经》,并倡导老师、家长即使不懂其义,也不妨让孩子背诵,因为用每句三字且押韵,便于孩子熟读成诵,而且在千余字的书中,最大限度的涵盖了历史、地理、自然、人伦等知识,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是很好的启蒙读物
本版图片由本报记者王瑞瑞摄
主讲人张石山先生,用具有浓郁山西色彩的两个幽默小故事作为开场,引出了“历史兜个圈子就是300年”他用历史故事告诉大家,最先进最深厚的文化不在很多人迷信的西方,就在晋中市网络教研网咱们的老祖宗这里并以此为主线,简要回顾了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讲述了“中国文明、黄河为名”是唯一没有断裂的文明
在开讲前的致辞中,胡果说,国学文化荟萃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精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使其在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中凸显其应有的价值,这是当代人中国人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国学周刊》是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山西市场导报》的周刊之一,是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纸晋中是晋商故里,也是山西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集散地,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爱好传统文化的朋友此次举办传统文化大讲堂,《国学周刊》进晋中活动,会给晋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带来活力,也会借助这个平台,更有效地交流、展示、山西晋中市政府网推广晋中的传统特色文化
《山西市场导报·国学周刊》编辑部、晋中市和榆次区教育局共同组织,近千名师生聆听了专家讲座
弘扬传统文化感悟国学魅力
讲座结束后,本次活动主持人、山西市场导报社总编辑韩锡璋以一首小诗为本次讲座画上圆满的句号:
本报讯(记者 何霞)聆听国学讲座,感受传统文化6月13日,一场精彩的国学讲座在榆次二中大礼堂开讲,由我国著名作家、原山西作协副主席张石山先生为现场近千名师生主讲
讲座中,张石山先生顺口拈来的一些精辟见解,富有哲理,令人深思,如:“爱国者一定会爱我们的文化,爱我们的方块字和语言”“四书五经就是我们的经典”“仁义道德的核心就是仁”
此次讲座,由《山西市场导报·国学周刊》团队发起,联合晋中市和晋中市政府信息网榆次区教育局,为加深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感受民族文化的智慧魅力共同倾力打造的一堂“国学课”山西日报集团副总编辑胡果,山西市场导报原社长、总编辑,现《国学周刊》创始人刘贵文,山西市场导报社总编辑韩锡璋出席了此次讲座
张石山先生认为,国学不是某一本经典著作,也不是圣贤的某一句话,它是个宽泛的概念,是不经意地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明礼仪,是一种自修、自律国学的核心就是仁义道德,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处世张石山先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教育心得以及家乡的礼仪礼俗,穿插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述,让在场听众深受启发,两个小时的讲座,座无虚席,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天晴气朗添妖娆,国学架晋中市教师网络教研起连心桥寻幽探胜文脉长,国运兴隆天地豪他说,晋中行作为我们开启、传播、接力国学途程的第一站,将会给我们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下一步,我们还要将触角延伸向更多学校、机关、社区、企业等,真正为光大传承中华文化尽绵薄之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zw/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