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驱动立潮头

晋中开发区晋商文化广场龙湖立交桥龙田城中村改造项目高端实木家具生产企业福润家具山西普丽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晋中开发区科技孵化器入驻企业项目发布会中航美运兰田居然之家城市综合体物联谷数字新媒体产业基地项目晋中开发区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总部

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晋中开发区)成立于年1月,时属省级开发区,原名为榆次经济技术开发区,年在国家对开发区审核中更名为晋中经济开发区。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定名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是晋中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对开发区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管辖面积55.8平方公里,区内有部分市城区和17个农村,常住人口8.4万,其中农村人口3.4万,位于晋中市西北城乡结合部,毗邻省城太原市,区内地势平坦,水、电、路、气、暖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是大太原经济圈发展的黄金地段。

经济综合考核跃居前列

“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下行压力严峻的背景下,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优化区、高新技术带动区、现代物流集聚区、城镇建设先行区、服务环境创新区目标发力,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区经济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省开发区综合排名为年居9位,年居18位,年居6位,年居4位,年居第3位。

产业结构优化名列前茅

“十二五”期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3+2”板块和“4+1”产业已成雏形,万元GDP含税率、亩均投资、亩均税收均位居全市第一。到年底,开发区一、二、三产的比重为2:63:35,二产比重占据优势;三产比重稳中有质,现代物流项目集聚的态势快速增强。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医药食品行业占比为35.3%,装备制造占比为38.7%,并呈现出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存量快速扩张,现代物流增量板块式整体推进,互联网、电子商务、金融等行业加速集聚的新态势。

招商引资探索成功途径

“十二五”期间,科学招商探索了新途径:通过要素集聚、优势培育、形象品牌创造;通过定点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孵化器招商;通过新项目引进、老企业扩张;共引进项目38项,签约总投资亿元,项目总占地亩,投资强度达到万元/亩。38个项目中,工业项目18项,计划总投资亿元;世界、国内强项目9项。管委会统筹组织协调项目招商、项目审批、项目进地、项目建设投产四大环节的一条龙项目推进机制已建立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科技创新能力较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突出科技创新的功能定位,专门设立了科技办,成立了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财政累计科技三项费用投入0万元,引导和拉动全区科技投入4.5亿元,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户,累计22户;技术中心新增9户,累计15户;专利新申请项,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5项;承担各类科技计划55项;引进高级科技人才40人。共建成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总部1个,分部及加速器8个,已入孵企业共户,主要涉及互联网、金融服务、文化传播、软件开发、担保投资以及电子信息配套等。

对外开放持续拓展延伸

“十二五”期间,成功引进了普洛斯、安吉尔等一批外商投资企业。共接洽21批次国外经济技术合作考察团组,在开发区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合作、项目引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区内企业(项目)对外合作有新进展,山西亚乐士环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HES公司签订技术转让协议,引进国际先进的工业尾气燃烧技术;山西中德铂琳沫合成材料有限公司引进德国专利技术、设备生产新型矿物质机加工产品项目;山西亮龙涂料有限公司在日本名古屋设立了企业产品研发中心。辰兴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于年7月份已在香港成功上市,成为晋中开发区成功上市的第一家本土企业。

政务服务已成品牌优势

实现了审批时效、兑现承诺、后续扶持、上门服务四个内容。一是市级行政权力委托事项顺利承接。所有审批部门集中在一二层,实现了厅室一体、前厅后室的可操作服务格局。二是创新审批机制。在项目审批中,推行了由管委会层面组织的集中预审、通气、联合并联审批机制,增强了项目审批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三是创新项目进地开工建设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管委会、社管处、农村、企业四级联动机制。四是建立了水、电、气、热公共设施综合协调配置服务机制,提前对接,序时跟进,增强了项目建设要素的保障能力。

基础设施投资适度超前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基本实现项目落地与“七通一平”配套同步。并顺利配合完成太中银、大西线等铁路三项枢纽工程、省高校新区、汇通路拓宽改造、晋商公园、社火公园等国、省、市重点项目的建设。对迎宾西街、汇通路两侧进行了集中整治,极大提升了开发区城市形象。龙田城中村改造的顺利实施,省科技创新城和晋中科技产业园辖区内城中村改造的启动,标志着开发区城市化进程将明显加快。

和谐发展成为新常态

基础教育方面,投资1.6亿元实现了校安工程全覆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辖区内享受同等教育待遇;投资万元实现教学设施设备全面标准化建设;高标准建设了迎宾西街、侯坊等5所幼儿园。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7.5%;初中毕业率%。

医疗卫生方面,医院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新农合参合率保持在99.54%,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4%以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到%;村级医疗卫生机构达标率达到%以上。

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失业保险均达到%足额发放,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0.04%以内。就业岗位增加%,约为10个。

文化体育方面,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现有图书册,影像制品套。农村健身活动场所17个,总面积平方米,人均健身场地面积达到0.6平方米左右。

民政事业方面,“十二五”期间,保障事业财政累计投入资金是“十一五”期间的5倍;惠及人数是“十一五”期间的2倍;将城镇居民纳入低保、医疗救助、老年长寿优待金范围,保障标准高于晋中其他县区。

园区平台描绘全新未来

“十三五”时期,晋中开发区的工作思路是: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五大发展理念”,新定位是打造新型产业聚集地、高新技术辐射极、生态文明新城区,战略重点是抢抓转型升级、太原晋中同城化、山西科技创新城等三大机遇,实施科技创新引领战略和生态产城一体化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园四大产业平台,重点引进和孵化培育中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加快重点工程、重点设施配套工程建设,以城中村改造为抓手,着力推进城市化发展进程。以创新促转型,以新理念引领发展新常态,率先建成小康水平的生态产城一体化新城区。

“十三五”期间,晋中开发区发展空间主要集中在创新型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园,产业集聚升级主要聚焦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环保节能、电子信息、现代物流和新兴产业,企业集群主要聚焦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研发型企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企业。同时,以建设环境优美、功能齐全、居住舒适的新型社区为目标,对17个城中村进行改造,力争使辖区居民居住环境、基础教育、文化体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养老健康等率先达到全面小康水平,让广大群众共享开发区发展成果。

优越的区位优势——

大太原经济圈核心区域

山西科技创新城核心地带

与山西高校新校区为邻

距太原市城市中心约18公里

10公里范围内拥有太原武宿机场、华北最大的铁路集装箱货场、两个高铁车站、四个高速路口

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太原晋中同城化

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启动

晋中廊带崛起

生动的创新发展实践——

累计引入世界强投资企业14户

引进培育高进技术企业22户,占晋中市的40%

拥有国家科技孵化器、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等创业创新发展平台

广阔的发展前景——

定位:打造新型产业聚集地、高新技术辐射极、生态文明新城区

战略重点:建设创新型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现代物流产业园、综合服务园四大产业平台,率先建成小康水平的生态产城一体化新城区。









































治疗白癜风费用
哈尔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zx/3020.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