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书院亲子教育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品

教养方式决定孩子品性。我列出以下几种教养方式及其对孩子品格的影响,提醒您,如果你的孩子出现不良的表现和风格,那么就应当及时调整教养方式,这样才不会使孩子形成不良品格,从而对人格产生不利影响。

1、“民主和鼓励”教养方式

表现:认可孩子的独特性,对孩子尊重,对孩子充满爱心,以平等的意识与孩子相处,鼓励孩子纠正错误,激励孩子尝试并发展学习、动手、交往能力,指导孩子在与人分享中感受快乐和意义,培养合作精神。不刻意帮助孩子回避成长挑战,允许他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教育孩子独立做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分析:这种教养方式是最理想的,因为能够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度,因而孩子得以健康且快乐的成长。孩子是潜在的优秀人物。

孩子的特点:孩子会有一种安全感和被认可感,在征服困难中感到自己的力量,在获得成就和与人分享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不害怕尝试和失败,并能以自信和包容的眼光看待世界。

2、“溺爱”教养方式

表现:想方设法满足孩子提出的任何要求甚至是不当要求,总觉得孩子可怜,需要自己绝对保护。

分析:这种教养方式是典型的老母鸡教养方式,是父母无理智、无知识的本能之爱的放纵,本质是爱的剥夺。使得孩子形成以“无能”为主色调的自卑情结,将依赖他人成为习惯,不愿意付出辛苦,害怕失败和拒绝成为孩子的成长阴影。孩子是潜在的啃老族和无能者。

孩子的特点:孩子消极被动,无聊冷漠,丧失自主性和创新尝试工;期望毫不费力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期望依赖别人就能够得到幸福。

3、“服从”教养方式

表现:对孩子百依百顺,一味服从孩子的命令,对待孩子像对待老板,自己像个仆人和奴隶。

分析:这种教养方式是典型的服务教养方式,父母已经不成其为父母,而成为孩子的服务员和下级。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这样的教养方式使得孩子形成抱怨为主色调的自卑情结。(孩子社会交往中感到自己的无力)孩子颐指气使,结果孩子做事情缺乏规则意识,对父母没有尊重感。孩子是潜在的白眼狼和暴力分子。

孩子的特点:孩子形成自我中心的绝对观念,爱发脾气,专横跋扈,像个皇帝,忽视他人的情感和权利,缺乏界限感,富有进攻性,并且经常提出不合理要求。

4、“完美主义”教养方式

表现:只认可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缺点眼睛里不能揉沙子。设立高标准,对孩子的成就永远感到不满意。

分析:父母是典型的完美主义者,比较心重,对孩子苛刻。这样的教养方式使得孩子形成绝望为主色调的自卑情结。孩子是潜在的焦虑症或抑郁症患者。

孩子的特点:孩子是个苦行僧,总想做得更好,但父母设定的目标总是在变动的,所以孩子总有一种无能感和失败感,孩子没有价值实现的成就感,有可能会自暴自弃,绝望感和焦虑感充斥心中,或因此产生身体疾病如溃疡等。

5、“忽视”教养方式

表现:父母总是不在家,总是很忙,忙着挣钱和社交;酗酒、离婚、或生病等原因,导致对孩子的忽视尤其是情感的忽视。孩子在寒冷的冬天还在外面游荡,哆哆嗦嗦地将鼻子贴在别人家温暖的玻璃上,孩子有一种被放逐的感觉。

分析:孩子缺乏安全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这样会形成以低人一等为主色调的自卑情结。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很难建构良好的友谊关系和家庭关系。孩子是潜在的一生孤独者。

孩子的特点:孩子缺乏与别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从来没有被人关爱的感觉,死去或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或长辈往往会被理想化为一个神圣的形象。

6、“强迫”教养方式

表现:不断地指导和监督孩子,不断地下达指示和不断地提醒,对孩子过于严格,倾向于训练而不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像条驯服的狗或固执的驴,父母和孩子会进入到一个强迫和抗拒的循环。

分析:父母的强迫型人格使然,父母的自以为是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品格,使得孩子产生叛逆心理。孩子在家庭里感受不到自己的尊重,因而产生想逃的愿望。这样会形成以“我很无能”为主色调的自卑情结。孩子是潜在的懦夫、叛逃者、反叛者。

孩子的特点:这样,孩子要么顺从别人的指示,最后形成温顺窝囊的性格,要么公然挑战父母的权威与父母对抗;要么消极抵抗,磨蹭,做白日梦。通常这样的孩子健忘,容易阳奉阴违。

7、“过度保护”教养方式

表现:家庭笼罩着一种焦虑和担心的气氛。孩子会因为很小的安全和健康问题而被要求呆在家里而不上学,甚至不做家务和作业。

分析:父母对于孩子安全和健康过度







































白癜风哪个医院看较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zx/449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