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护晋中市中医院脑病一科主任杨艳华

人物名片

杨艳华,53岁,医院脑病一科主任。“当医生就要当名医,不当庸医误人生命。”这是她的座右铭。从医30余年以来,她刻苦钻研医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脑血管病方面取得多项医学突破,让患者走向康复,在行医的几十年里广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好评,成为晋中市誉满杏林的神经内科专家。

她是同仁眼里医术精湛的同行,也是后辈心中值得敬佩的榜样。她是一个让女儿备感委屈的妈妈,也是当地广为传颂的全国劳模。

她就是本期《行进中国讲诉三晋精彩故事》特别报道的主人公——医院脑病一科主任杨艳华。

立志从医 解民之痛

“当医生就要当名医,不当庸医误人生命。”这是53岁的杨艳华的座右铭。从医30余年以来,她一直以此鞭策自己,为了热爱的医学事业,她花尽半生心血,刻苦钻研医术,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脑血管病方面取得多项医学突破,让患者走向康复,在行医的几十年里广受患者和家属的认可和好评,成为誉满杏林的神经内科专家。

身穿白大褂,为病人解除病痛是杨艳华从小的梦想。年,杨艳华从卫校毕业后,本有机会从政,可是一方面她早已抱定立志从医的主意;另一方面,相对于在办公室打杂,她更喜欢做具体的事情,最终,她如愿当上了一名医生,一干就是30余年。

刚到医院时,科室力量十分薄弱,作为一名新手,杨艳华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但能吃苦耐劳,兢兢业业,而且不耻下问,白天看门诊遇到疑难杂症,她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同志请教,主动寻找差距。下班后,她常常加班加点给自己充电,大量积累临床知识,总结临床经验,为更好地医治病人创造条件。那些年,不论是半夜三更、还是星期天、节假日,她基本上随叫随到,经常是连夜处理急诊后,第二天接着看门诊,白班夜班连轴转,在同事、家人眼里是名符其实的工作狂。勤奋好学加上认真务实,她很快便由新兵成长为科室的业务骨干。

年底,由于在工作中表现突出,杨艳华被任命为脑病一科副主任,深感责任重大的她,每天都工作10个小时以上,从未休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她白天为患者看病,夜间负责查房,夜以继日地奔波在门诊和病房间。即便这样,她还会挤出一些时间,带领医务人员下乡义诊、讲课,15年间走遍了全市各个乡镇的广大乡村。

一直以来,中医理论与西医诊疗的碰撞和争执从未停止。而在杨艳华这里,却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对于自己目前所从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杨艳华说西医为她的诊疗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中医知识又丰富了她的诊疗手段,在她这里,缺一不可,要学会融会贯通。

在杨艳华的努力和带动下,脑病一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医院硬件设备不足的前提下,创下了年收住千余病人,年门诊余人,患者治愈好转率达98%。现在的脑病一科,已成为医院的龙头科室并在晋中享有盛誉。

责任至上 医泽百姓

在接诊的过程中,只要患者需要,杨艳华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病房。她经常对身边的医务人员说:“对患者病情要做到及时、准确、果断,随时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因为对于患者而言,我们就是他们的希望。”正是她这份高度的责任感,使众多高危患者转危为安,与患者间建立起更多的理解与信任。

年2月初的一天深夜,一位高血压脑梗死合并心脏扩大的患者,夜间疾病突然发作,鼻腔血流如注。她在睡眠中接到值班大夫的电话后,立即冒着严寒赶到病房诊治。看到病人因失血过多而休克,生命垂危,她马上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会诊、抢救,止血、输血、打针、用药,从凌晨1时一直抢救到早晨7时,病人才转危为安。本已十分困倦的她喝下浓咖啡后,又投入到新的紧张工作中。

这些年,她曾创下连续七天七夜吃睡在病房,抢救和监护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直至病人转危为安才走出病房的纪录。一位87岁患脑干梗死昏迷医院,检查发现合并肺部感染,痰多、呼吸困难,如果不立刻抢救将会危及生命。杨艳华了解情况后,马上组织力量连夜会诊、气管切开、吸痰、上呼吸机、快速用药等抢救老人,重症监护、特殊护理。由于老人病情不稳定,加上家属陪护人手不够,杨艳华连续七天七夜吃睡在病区,直至病人病情稳定。

王晓静、蔺小晶都是杨艳华一手带起来的得意弟子。王晓静说,杨艳华平日里要求很严格,时常告诫她们从医是件特别严谨的事,容不得半点马虎。杨艳华以身作则的帮助她明白了什么是医生,什么是责任。

蔺小晶说从最初来到科里,杨艳华就带着她们值班,手把手的教她们病理、方案、诊疗手段,生活中也很贴心,像母亲一样温暖。“强将手下无弱兵,杨主任带出的弟子,出去个个都是好样的。”

记者问杨艳华在她们心里是个怎样的人?蔺小晶说雷厉风行,严格要求。王晓静说杨艳华内心很强大,高强度的工作几欲让这班年轻人抓狂,在杨艳华却永远那么柔声细语,波澜不惊。

无私奉献一心为患

杨艳华30余年如一日,把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全部奉献给了钟爱的医学事业,看着自己的辛苦点亮了万家灯火,她的心里满是甜蜜。然而,面对家人,她却充满了酸楚和歉疚。

杨艳华的女儿璐璐不仅学业有成,还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象,前不久刚刚举办了婚礼。结婚典礼上,璐璐带着对父母浓浓的不舍,回忆在父母身边的点点滴滴:“从小到大,医院里忙,我常常不是在姥姥家就是在三姨家吃饭,晚上很多时候我都睡着了她才进家门。高考那年,我不小心骨折手术后,他们科有重病人叫她赶紧过去,她让三姨陪我,自己跑回科里会诊抢救,就连出院在家休息,有一天晚上快12点时,医院的电话后,医院有病人需要抢救,让我自己照顾自己,说完转身就走。当时我那个委屈呀,在我最需要妈妈照顾的时候,她却不在身边。”

听着女儿的诉说,杨艳华泪如雨下,原来在女儿心中,她这个母亲这么不合格。“我给了她自强的性格和独立的个性,一直以为这是对一个女孩成长最重要的,现在想想,对孩子的陪伴确实少了,对她缺少了细致的照顾。回想起来,也挺遗憾的。”

杨艳华的无私和博爱病人懂、同事懂,全社会都懂。从医30余年间,她获奖无数,厚厚的一摞证书、奖章、锦旗,记录着这个女人平凡却不平庸的行医生涯。今年4月28日,杨艳华被评选为全国劳模,喜讯传来,众人皆叹实至名归,她却依旧微笑,淡定,从容。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杨艳华说她只是千千万万医生中的一员,面对着每个人最珍贵的健康,面对着一个家庭幸福的托付,她除了全力以赴,别无选择。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可不可以根治
得了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zx/61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