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年,全省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所,比上年减少2所,其中普通中专88所,成人中专25所,职业高中所,技工学校87所。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逐年增加,年招生人,比上年增加人,增长6.03%,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39.60%,比上年提高1.8%。在校生人,比上年增加人,增长1.83%,占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总数的37.41%,比上年提高0.6%。毕业生人,比上年减少人,下降5.8%。全省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不含技工学校)94所,与上年持平;招生人,比上年增加人,增长11.93%;在校生人,比上年增加人,增长3.26%。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结构(分隶属、性质,不含技工学校)项目省属市属县属公办民办公办民办公办民办学校数0在校生人数.2设施设备/学年,因中职招生情况明显好转,在校生人数增加,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图书、生均仪器设备值三项指标较/学年基本持平。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情况(不含技工学校)项目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仪器设备/万元图书/(册)计生均计生均计生均/学年初...44/学年初....3教师队伍1.3.1师资队伍总体情况(不含技工学校)/学年,中等职业教育教职工总数为人,比/学年减少人;专任教师人,比/学年减少99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总数比例持续小幅提高,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的比例持续小幅下降。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发展情况(不含技工学校)单位:人教职工总数专任教师数专任教师比例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比例/学年初.4%12.92:1/学年初79.7%12.76:11.3.2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不含技工学校)/学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2.38%,比/学年增加1.18%,硕士及以上学历占5.86%,比/学年减少0.31%,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继续明显减少,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水平持续提高。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学历结构(不含技工学校)单位:人合计博士硕士本科专科高中阶段及以下/学年初9898666/学年初112.3.3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含技工学校)/学年,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比/学年增加8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19%,比/学年增加0.12%。高级职称教师比例持续小幅提升。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含技工学校)单位:人总计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未定级/学年初87377202328/学年初2444378.3.4专任教师、聘请校外教师岗位结构(不含技工学校)/学年,授课专任教师中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的比例为49.03%,与/学年基本持平;专业课、实习指导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48%,比/学年增加2%。/学年,聘请兼职教师人,为授课专任教师的18.45%,比/学年减少0.63%。中等职业学校分科专任教师情况(不含技工学校)单位:人授课专任教师授课聘请校外教师计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指导课计文化基础课专业课、实习指导课计双师型及比例计双师型及比例/学年初/46%/31%/学年初/48%87633441/31%2.学生发展2.1学生素质2.1.1改革学生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全省中职学校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知行合一,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年,全省XX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4.8%,专业技能合格率为94.9%,体质测试合格率为93.5%,毕业率为97.1%,与年相比均稳步提升。学生素质数据统计表序号项目年年对比情况1文化课合格率94.8%94.6%上升2专业技能合格率94.9%94.7%上升3体质测评合格率93.5%92.2%上升4毕业率97.1%96.8%上升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健全“五育”评价机制完善德育评价。学校把德育课课程建设与学生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以“三自管理”为载体,用个性鲜明的“五星级教室”“主题班会”“主题黑板报”,共同组成了“一班一品”特色文化,激发和引导着学生自我发展。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开展行知班劳动实践活动和研学旅行,学生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方面的能力显著提高。班级值周和劳动实践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担当能力和劳动实践能力。研学旅行拓宽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强化体育评价。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强化体育教学训练,开设体育节激活校园活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的体育教学模式。改进美育评价。完善课程设置,开设艺术欣赏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展演活动,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逐步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严格学业标准。认真落实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推行学分制管理,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完善实训、实习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训、实习,切实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2.1.2坚持德育和思政工作相结合全省认真贯彻实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价值导向,各中职学校结合行业、专业特色开展中职德育研究与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弘扬工匠精神,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德育模式,为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加强思政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德育课教师、成长导师、班主任、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指导师、德育导师、创新创业导师积极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使其成为中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积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各中职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整体专业素质有了较大提升。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德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更加突出。山西省中医学校多种形式加强思政教育一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多种形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主题班会与主题征文活动,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和宣传片;举办防范抵御渗透侵蚀、推进校园平安和谐专题讲座,从国际国内形势、当前境内外宗教渗透、我国宗教政策、网络渗透等方面进行宣讲;依托“劳动教育实践研究工作室”,进一步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加强法治教育。开展禁毒学习活动与宪法小卫士学习活动;开展预防电信诈骗安全教育,积极开展“国家安全日”教育活动。三是加强医德规范教育。利用各种平台学习宣传国家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以及疫情防控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事迹;广泛开展示范教育活动,弘扬白求恩精神,学习赵雪芳、王学诗等优秀校友的事迹。四是建立健全意识形态重大舆情管理机制。制定及时有效的《学生意识形态领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学生每月整体学习生活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台账;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tw/11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