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初中地理教师专项培训会圆满结束
11月7日-8日,晋中市初中地理教师专项培训会在榆次二中举行,培训会由榆次区教研室教研员杨彩莲老师主持,介休市教研室张红梅、晋中市地理学科中心组秘书长石锦平两位老师分别做讲座,晋中市地理学科中心组秘书长石锦平和榆次二中张海英两位老师分别讲了公开课。来自全市各县的初中地理老师余人参加了此次培训会。
7日下午,介休市教研室的张红梅老师做了题为《年山西省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建议(选择题部分)》的讲座,晋中市地理学科中心组秘书长、晋中市命题团队成员石锦平老师做了题为《年山西省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建议(非选择题部分)》的讲座。两位老师从山西省中考命题的思想、命题的原则、中考改革的六个维度、核心素养落地的四大手段等方面阐述了中考命题的方向。对中考试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指出了试题的题型和亮点,试题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在答题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最后,指明了学生学习的方向以及注意的方面,如,培养空间概念,学会正确的读图、用图方法,学会梳理知识点,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等。
8日上午,石锦平老师公开课讲的是《滚滚长江》,他对教材大胆取舍和重新梳理,对长江的“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解析中,穿插长江的源流概况,使得教学设计更为丰富有趣。石老师从“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导入新课,颠覆了学生传统印象中“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认知,使学生耳目为之一新。石老师的课堂注重让学生辨析并记忆各种地理概念,并恰当运用地图演示手段,通过直观形象的地图来识记地理知识,而不是传统课堂的过度讲授和灌输知识。石老师联系国家时事形势讲到,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不仅仅是长江经济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更重要的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新中国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大大小小的进步,都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奋斗和努力。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把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升华了教学的主旨。
8日上午,张海英老师公开课讲的是《中国的四大地理分区》,这是一堂生动有趣、张弛有度的地理课,张老师为这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如自制地图拼接板块教具、打印了不同地区不同内容的地理人文特征明显的彩图等。张老师从中国四大地理分区位置特征着手,整个教学过程结构清晰,流程顺畅,环节紧凑。张老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和积极性,运用学案教学,分开小组进行讨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在学生互动环节中,学生没有把北方地区的“北京故宫”这个北方元素正确地找出来,张老师及时加以讲解,使得学生铭刻于心,知识点落实非常到位,有个学生把“青稞”的读音读错,张老师马上予以纠正,使得地理学习全面综合,增强了学习的迁移性。张老师紧紧围绕四大地理区域特征进行教学,从不同地理区域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入手,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学生从穿衣吃饭等方面认真对比,就掌握了海拔高度、年降水量、平均温度等地理知识,学生学会了在课堂中品味生活,激发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接着,进行了说课和评课,参会的教师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晋中市初中地理教师专项培训会圆满结束。
培训会现场
培训会现场
介休市教研室的张红梅老师做了题为《年山西省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建议(选择题部分)》的讲座
晋中市地理学科中心组秘书长、晋中市命题团队成员石锦平老师做了题为《年山西省地理中考试题分析与建议(非选择题部分)》的讲座
榆次区教研室教研员杨彩莲老师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听讲座
石锦平老师在讲课
石锦平老师在讲课
石锦平老师在讲课
张海英老师在讲课
张海英老师在讲课
张海英老师在讲课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
石锦平老师说课
张海英老师说课
杨彩莲老师评课
参会老师评课
摄影报道:白瑞宏
文章已于修改白癜风皮肤白癜风皮肤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xw/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