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教研搭平台专家引领促成长语文篇

注重全面发展

为了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努力打造有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年11月20日上午,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语文公开课教学研讨活动在报告厅举行。出席本次研讨活动的有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副处长朱志成副教授;漳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柯一冰教研员;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教授代顺丽老师;漳州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漳州市吴秋华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省级名师吴秋华老师;闽南师范大学社会合作处附属学校管理科副科长田克湟老师以及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学校领导及全体语文老师。

01

《四季之美》

闽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王月娥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五年级的《四季之美》。课始,王老师随即出示生活中四张春夏秋冬图让学生欣赏,并用一句话说感受,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美,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接着从题目点出本课主要是品味美。通过自己读,指名读,整体感知主要内容让学生品味四季之美,留给学生充分的朗读、品读,批注的时间,自由交流认为美的句子,谈感受。老师就文字,借图画,音乐引导学生想象并感受,初步体会文章的动态描写。

美的散文让人忍不住想一读再读,最后在学生的朗朗读书声中结束课堂。

02

《搭船的鸟》

第二节课是由三年级的陈慧老师执教的《搭船的鸟》。陈老师先让孩子找到课文中描写翠鸟美丽的句子,然后引导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脑海中想象的翠鸟,充分的表达后再出示课文的句子和翠鸟图片,接着引导孩子发现作者观察的一个方法——抓特点,最后引导孩子抓住颜色的词有感情朗读句子,充分感受翠鸟的美丽。

翠鸟捕鱼动作的学习则通过一张学习任务单展开,让孩子标出动词后想象当时的动作场景,孩子们表达完想象的画面后再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使想象与现实融合,自然而然提炼出作者的另一个观察方法——抓动作。找到两个观察方法后再让孩子观察猫抓鱼的视频,写下印象深刻的片段,孩子能够抓住特点或动作进行描写。优秀作品展示中请学生点评学生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有效的课堂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语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03

《王戎不取道旁李》

第三节课是由四年级的吴燕玲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本课时教学,吴老师主要分四个板块进行:一、揭题。随文识写“戎”字。对其字形、字义深入了解,对题目的朗读和意思的讲解深入具体,引导学生做好断句,范读题目,引导学生理解题目的意义之后,再读题目,学生便能从题目之中对本文内容有初步的感知。二、文本解读。文言文特别重视学生的“读”,吴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的了解,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要做到声断气连,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儿,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学习古人读书的样子。朗读的要求上逐步加深。接着采取逐句析义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注释、学习经历、生活经验等方法进行学习。有意识地渗透文言文新的学习方法,可以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想象,根据上下文进行补充。三、尝试背诵,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板书是课堂上师生智慧之花碰撞的产物。老师在引导学生尝试背诵的环节,就让学生借助板书,回忆文本内容,辅助背诵。四、拓展延伸。在结束文章的学习时,教师总结王戎给大家留下的印象。结合本单元的人文要素走近名人,讲名人故事,并简单介绍《世说新语》,及书中所提到的部分经典故事,引导学生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ys/114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