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助力东区教育

有效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892425.html

搭建校本教研平台助力东区教育腾飞

为实施科研强师、科研兴教、科研立校的战略,提升东城区学校的办学品位,更好地提升东城区教育质量,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在东城区教研室的组织下,区直7所小学积极准备,围绕本校校本教研工作特色展开交流。此次论坛持续两天,全区15所学校的校长、教科研主任、教研组长以及区教研室专兼职教研员积极参加此次东城区组织的线上教研论坛活动,参与人员共计人次。

2月1日下午,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分享交流的学校——许昌市学府街小学。许昌市学府街小学年建校,建校10年以来,一直秉承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把握机遇、迎难而上,逐渐发展成为东城区品牌学校,许昌市明星学校。此次,分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王芳副校长代表学府街小学分享了学校校本教研的开展情况,她分享的主题是《多维拓展校本教研,推动学校内涵发展》,交流围绕四方面展开。

一、疫情防控常态下的线上线下协同教研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但学府街小学的老师们积极应对,开创了“一日一研”新的教研形式,加入了中国好教师公益行动、课改中国行、中国教师教研网、远程教研平台等网络教研平台,积极开展线上研讨活动。线下,学校为每位新入职教师建立成长档案、集体备课做好“四统一”、研读课标、四课活动……一项项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

二、基于问题现状的校本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的关键环节,在许昌市教研室主抓课题研究的赵晓蕾主任的指导下,许昌市学府街小学结合学校情况,依托“许昌市综合实践试验校”,选取综合实践作为研究方向,形成省级、市级、区级、校级四级课题研究维度。

三、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研发

许昌市学府街小学基于学情、校情,开发特色校本课程,形成四级三面综合实践活动体系。德育为首,研发德育工作与综合实践活动融合课程;实践为本,研发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拓展课程;学科为基,研发各学科综合实践活动体验课程。各项特色课程的开展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四、助力教师专业成长的教研共同体构建

许昌市学府街小学依托东城区王芳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员小锋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刘杰名班主任工作室、教研共同体通过课例研讨、读书分享、听课评课、送教下乡等活动,引领工作室各成员校老师以及将官池学校各教师的专业成长。

第二个分享交流的是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教导处副主任靳转锋,她分享的主题是《丰富内涵做细校本教研,多策并举提升教学质量》。

她围绕四个方面展开,凝聚集体智慧,确立校本教研专题,靳主任提出,学校校本教研的专题是变化的、是来源于实际的,各学科深挖教材内容,特别指出语文学科各骨干教师共同梳理语文要素,通过课例研磨推进教师用好教材,同时借助多文本阅读推进学生广泛阅读;依托定置教育核心理念,促进校本教研落地生根,作为学校特色定置教育的理念,各学科据此开设特色教育课程;道德法治课程和少先队活动有机结合,学校高度重视少先队活动以及学生习惯养成;结合时政热点补充教学素材。

第三个分享交流的是许昌市新东街小学分管学校教学教研工作的耿海霞副校长,她围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团队发展》为主题展开交流。

她指出,制度立规,学校要明确各项规章制度,教研三定是学校特点,定主题、定时间、定参与人员,各学科各教研组依托学科特色,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同时对于人数多的问题,明确范围,实行模块管理,提升教师的团队意识;建设合作共荣的教研文化,以团队促发展,同时聚焦课堂,注重实效,学校制定详细的讲课安排,每位教师依托小组的智慧打磨、形成一节特色课;提高教师学科素养,持久读书学习,鼓励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勤练三笔字,掌握学科基本功,提醒老师进行深度的教育思考,根据教师结构分层培养;形成“模式化”“专题化”教学特色,针对学校新入职教师多的情况,学校让各种教学流程规范化、模式化,通过教研组专题研究不同类型的课程迅速提升年轻教师的能力。

此次线上东城区教研论坛,各所学校各有侧重,抓住学校要点、突出亮点,这种求真务实的教研活动,既加强了校际的相互交流,又督促各学校不断提升本校校本教研质量,促使我区教师队伍不断优化,为我区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撰稿:王瑞昕

编辑:王晴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zx/11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