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美食尽在晋中
近年来,晋商大院可谓声名远播,从省城太原一路南下,榆次常家庄园,太谷三多堂,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平遥古城,祁县古城,灵石王家大院都以丰厚的人文底蕴吸引着八方来客。其实晋中这片人杰地灵的土地上,闪耀着魅力的不仅仅是这些宏伟的大院,还有民间的众多风味美食。
平遥牛肉平遥牛肉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美食文化的精华之一,古汉时就有“卖刀买犊,卖刃买牛,游刃有余”的对牛肉加工的描述,而风味独特、久负盛名的平遥牛肉早在明清时代就已远销亚洲各国。史载,清末慈禧太后途经平遥,享用平遥牛肉后,闻其香而提其神,品其味而解其困,故将其定为皇宫贡品。
平遥牛肉,传统制作工艺独特,从生牛屠宰,生肉切割、腌渍、锅煮等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到用盐、用水以至加工的节气时令等,都十分讲究。所产牛肉,色泽红润、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醇香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扶胃健脾之功效,获得中国传统名食品、中华老字号等名号。
太谷饼太谷饼是山西省传统名吃,因产于太谷县得名,始于清代。太谷饼具有甜而不腻、酥而不碎、味美鲜香等特点,以其香、酥、绵、软而闻名全国,享有“糕点之王”的美称。太谷饼为“晋商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著名歌唱家郭兰英那首清脆悠扬的“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更是让太谷饼的美名传遍天下。
灌肠灌肠为晋中平川独特的风味小吃,榆次大乘寺街范家从清代至全区解放前有范庆林、范臭小、范二毛、范玉亭四代祖传经营猪血灌肠。年后,又有新集街李书德的灌肠最佳。制作方法是用精细荞面和新鲜猪血经过多次的掺水搅拌成糊状,然后再舀入小瓷碟内蒸熟、放凉,形状成圆片,颜色如虾酱。冷食时在碗内用刀割成菱形小块或条状,调入蒜泥、醋、香油凉拌。其味道酸辣咸香,清凉利口,沁人心脾。
晋中油糕油糕,是以黄米(即软黍米面)为皮,糖料或枣泥、豆沙等为馅,经油炸制而成的食品。色泽金黄,外焦里嫩,绵软香甜,美味可口。晋中一带,油糕的种类很多,因制作方法不同,有云片糕、枣糕(亦称割糕)、生炸糕之分;因所用原料不同,又有糯米糕、菜糕之称;因“糕”与“高”谐音,为取其步步登高、吉祥富贵之意,人们往往在年节或婚丧嫁娶时食之,故又称年糕、喜糕。解放前,以榆次城内衙门街的“中兴德”及祁县、太谷一些老字号的油糕最为有名。
油面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油面本为年节佳品,由于“文”字号闯出了名声,遂成为民间常食的一种面食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蘸片子蘸片子是介休市独特的面食风味小吃。做法是将面粉加温水和成面团,醒半小时,再揉光擀薄,切成条块或三角形小面片,放入配有新鲜蔬菜的锅内煮熟捞出,蘸上有醋、蒜、酱油、香油、辣椒的调料食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提倡粗粮细作,因而除了用纯白面外,也可用白面加豆面或是白面包高粱面(俗称包皮面)制作。改革开放后,有人用蔬菜汁或西红柿汁和面,颜色有红有绿煞是鲜艳,吃起来麻辣酸甜,清爽利口。
昔阳吊炉小烧饼昔阳吊炉小烧饼,俗称烧饼,是昔阳传统食品。产生于金元时期,迄今有八百余年历史。当时,外族侵略,战火纷起,人们为了逃避战乱经常离乡背井,一种好消化、易保存、便携带的食物——烧饼也就应时而生了。
蘸糊糊蘸糊糊是平遥人的一种粗粮吃法,主要用高粱面做,做法也很简单,把面搅到水里,温火慢慢熬,并且不停地搅,一直熬成糊糊状,可以用筷子把面糊糊夹起来,糊糊就做好了。然后往油锅里倒上油,烹上葱花调料辣椒面,再加水熬成汤,蘸糊糊的两道工序就完成了。
珍珠粥珍珠粥本是寿阳民间普通的小米绿豆稀粥,因味美可口,曾得到清道光皇帝的赞赏。传说,清道光年间某夏,兵部尚书祁寯藻回乡省亲,特地请道光皇帝起驾到家乡寿阳的方山避暑。行至方山脚下,天色已晚,下榻之后,祁寯藻即命人用绿豆、小米熬成稀粥,奉献圣上。道光帝一路颠簸,备受暑热,骤然落榻于清凉之地,身上已爽快了许多,又见这黄澄澄、香气袭人的米粥,更是喜不自胜,随即食用,并指着绿豆问:“这晶莹鲜绿之物,真如珍珠一般,这叫什么粥啊?”祁寯藻见圣上如此欢心,十分高兴,顺口答道:“圣上说得对,此乃寿阳有名的珍珠粥。”从此,珍珠粥美称传扬开来。
甜荞面凉粉甜荞面凉粉,是寿阳人经常食用的夏季风味凉面之一。相传赵匡胤由黄泽关到山西,正是暑伏天气,走到寿阳一带,已是人困马乏,想吃点凉饭。恰有一位白发老师傅端来一碗白条食物,赵匡胤吃后,感到清凉适口,便问这是什么做的,老师傅说用甜荞麦做的,之后转眼就不见了。于是起名甜荞面凉粉,流传至今,堪为待客佳品。
抿圪斗抿圪斗又称抿虫曲蛐,原产地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是山西晋中一带的主要面饭品种,清柔利口。不但可用豆面制作,还可用高粱面、细玉米面(须掺合适量的白面、豆面或淀粉面),吃时可浇配各种荤素浇头或打卤。另外,配以调料做汤面也颇有风味。比较有特色的是辣酱抿圪斗、酸菜抿圪斗。
寿阳油柿子寿阳油柿子是明代以来寿阳县传统名食,也是山西特产之一。因色泽焦黄而又形似柿子而得名油柿子。制作方法是用上等白面、酵面、糖饴、碱面兑入温水搅拌揉匀后,再分剂捏成柿形或中间摁洞或者中间穿孔,然后放入胡麻、菜籽油中慢火炸成焦黄色后便可捞出包装销售。特点是外面酥脆,里面软嫩,甘甜可口,油而不腻。
责编:彦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zx/5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