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内外高频教研,苏外在全国平台再发声着眼

你可还记得,

10年前的生活方式与如今大不相同?

你能否想象,

再过10年这个世界又将有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

在不断融合的全球化大趋势里,

到底什么才是未来人才最重要的品质?

新时代的学校又应该如何践行教育的本质?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所思、所学、所悟,我校董彬校长远赴西安,与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同仁一起,探讨新时代教育的使命。苏外“高平台,大教研”的步伐不至于此。短短一个月来,我校教师分时间、分批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教学研讨活动近百次,怀揣着对卓越教育的渴望,捕捉尖端的思想,汲取各界的智慧,为学生筑造通往世界的阶梯。

校长报告:

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未来

由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高峰论坛在西安举行,吸引了全国近名学校代表参会。原杭州二中校长叶翠微、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苏州外国语学校校长董彬等全国著名校长及专家作报告。

大会上,苏外校长董彬先生受邀作《国际化办学中学生创新素养的培育》报告。他提出一个教育观点:着眼于未来的教育才有教育的未来。将教育主动融入新时代,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着眼于孩子未来的发展,成就一生的幸福。

董校长从过去十年间科技蓬勃发展、中国富强崛起、生活方式发生巨大改变等方面的鲜活案例入手,引发全场教育学者的深思:在这个飞速运转的时代,一个不懂创新、不会创新的人要如何良好地生存下去?他认为,一个能够在当下与未来都不落后的人,一定是一个有生命力、有创造力、有执行力的人。过去成功的经验往往就是此刻失败的最直接原因。因此教育需要创新,应当注重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开拓性的思维。

苏外是如何在国际化办学中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的?从董校长的报告中,人们看到了这所勇立教育潮头的学校是如何应对教育的全新变革,如何发挥24年来积淀的国际化办学优势,如何探索构建以“1+X”为载体的学生创新素养培养模式,形成苏外创新素养教育的新常态。

董校长介绍,近年来苏外结合自身实际,面向现实与未来,向教育融合、教育共享的理念转化,研制出学生创新素养校本化目标: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勇气、发展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技能。

(董彬校长与中国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中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郑增仪合影)

他认为,创新素养形成需要多元化的载体,单一教学模式及知识面窄不利于创新素养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的共同作用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由此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苏外课堂的跨学科整合,从基于学科的学习转变为基于项目的探究。例如在苏外初中部、高中部开展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其目的是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以知识为载体、培养学生发现知识的研究型学习模式。

他指出,科技渗透在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更是让科技化的教育刻不容缓。为此,苏外紧跟科技发展的潮流,将人工智能(AI)课程、STEAM教学理念融入了最新的特色班种——AC班的课程设计中。此外,航模、机器人、3D打印、创意搭建……在苏外,这些都已经被纳入了特色班级的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成为热衷于有创意、有活力、有技能,即开放又包容的“小创客”。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科研操作能力的同时,满足了学生将创意变为现实的热情,为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也提供有力支持。

他还表示,实施创新教育在客观上要求教师有更高的创新素养。作为一名苏外的创新型教师,要学会与学生相处,将教育变成一种生活;要用自己擅长的领域去启迪学生,帮助学生挖掘出自身潜质。最重要的,是要善于吸收最新教育科学成果并将其积极用于教学中,善于在课堂内外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创新思维的氛围,善于对学生的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及时进行肯定和指导。为此,苏外采取理论和实践、科学管理和指导、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组织教师学习本课题研究相关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实践,提高教师自身的创新素养,同时提升教师创新素养培养的能力。

在报告的最后,董校长总结:“国际教育呼唤本土化创新,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通过国际课程本土化的创新来实现。让中国元素成为国际学校的“刚需”,让国际课程越来越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道路”,走向“更中国,更世界!”

(苏外高中国际部教师接受科学培训)

课堂展示:

苏外卓越英语教学引全国教师聚焦

4月2日-4日,由全国外语特色学校教育研究会主办的明师“赢在课堂”指向思维品质的中小学英语阅读与口语创新教学研讨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的多位英语老师齐聚一堂。会议期间,14节观摩课,14位中外教师,8位评课专家,联合呈现了一场英语教学的盛宴。

我校中学部英语教师狄佳懿、小学部英语老师朱佳代表苏外参会,并分别开设了一堂英语公开展示课,不仅彰显了语言教学的魅力,更展现了苏外多年来潜心研究英语教学的成果。

两位苏外老师的英语课令8位评课专家赞叹不已。重庆市小学英语教研员王若语老师评价:“这样的课堂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做中学、演中学、玩中学、活动中学。”

课后,两位老师成了会场上的“红人”,全国各校的老师纷纷上前要课件,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jj/114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