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载孕妇遭围堵是假但仍需警惕出租车黑
近日,山西晋中市榆次区被曝发生“医院,遭出租车司机围堵”一事,6月22日,记者从当事人处获悉,事发于20日晚,“确实遭到围堵,但现场并没有待产孕妇,应该是路人听错了”。当事人称,被围堵系因出租车司机要他们放弃顺风车,改乘出租车去机场。目前,当地警方已介入处理此事。(6月22日北京青年报)官方声明中表示,出租车驾驶员看到学生预约的车辆,怀疑大学生预约的车辆为黑车,双方发生争执,现场出现了混乱情况,出租车司机进行了报警,寻求警察帮助。车牌号为晋KT的出租车司机将学生送到机场未收租车费用。榆次区郭家堡派出所两名民警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控制事态,将几名人员带回派出所进行调查。乍一看官方的表态,好像出租车司机不仅无责,甚至还成了正义的化身,看起来也合情合理。但是,深究下去,便会发现,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有待商榷。虽然事实中没有待产孕妇,但滴滴载客遭围堵是存在的,挑衅和混乱的状态也是出租车方主动造成的,这一点不能否认。但官方声明中并未就这一细节来进行解释,只是以一句“怀疑大学生预约的车辆为黑车,双方发生争执”来一笔带过。即使这是真的,那试问出租车方怀疑的依据何在?所谓的争议和混乱到底是什么状态?哪一方的具体行为有失偏颇?这些最需要厘清,公众最关心的细节,声明中都没有看到。还有,即使真的是怀疑滴滴顺风车有资质问题,那可以直接按照合理手段与途径进行,比如记下车牌号并及时反馈给相关交通管理部门。可现实并没有,而是出租车主动围堵,挑衅,这是把自己当成执法部门?这便是一种明显的现实僭越行径。就单说这一细节和行为,怀疑的怕不应该是滴滴的资质,而应该是出租车真实的“主观初衷”。这初衷无非就是因为在行业竞争中滴滴因为便捷便宜的优势,抢了他们的生意,他们不思知耻后勇,用合理的竞争赢得市场主动权,反而搞起了这种在大街上钓鱼的卑劣伎俩。而“围堵挑衅”的行为,就已经暴露了他们逾越社会秩序底线的本质。此事,还有一个现象值得
上一篇文章: 百日攻坚未保持安全距离小车追尾半挂车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ys/14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