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转型新平台新教研新征程苏州市中小
6月18日,苏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和教材培训会议如期举行。本次研修培训由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丁宇红主持,苏州全市范围内多名老师参加。活动依托“钉钉”平台,以网络直播的方式进行,取得预期成效。
开幕讲话
开幕式上,苏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朱向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朱副局长充分肯定了我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的成绩,勉励学科老师积极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苏州市教科院院长丁杰鼓励老师们在课程开发和实施上大胆创新,努力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课程样板。江苏省教研室主任、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董洪亮回顾了近年来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取得的成果,希望苏州在课程建设上更上一层楼。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傅梅社长和江苏少儿出版社谢红总编辑分别对两社的教材出版和使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一天时间内,老师们按照前期安排,进入学科主会场和学段分会场,深度参与了教材解读、教学观摩、专家点评、学术讲座研修,主题聚焦,内容丰富。
教材解读
在教材解读环节,苏州市教科院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丁宇红老师介绍了“苏科版”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手册》的编写设计思路,并对如何使用教材提出了“六结合”的指导性建议;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万伟博士、南京市教研员王少峰老师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分别对两个版本的小学教材作了解读分析。
观摩评析
在活动观摩环节,四位老师分别展示了源于教材或受教材启发自创的四节研究课。
昆山市春晖小学陈勋老师执教《小小降落伞》。陈老师以降落伞如何下降得慢和准为探究点,通过实验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领学生亲历了一次心智自由的学习。
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吴江老师执教《我的数字编码》。吴老师以四个任务逐层驱动,带领学生编制从班级到全国范围内“能找到唯一的我”的数字编码,做到“学习的真实发生”。学生参与积极,气氛热烈。
常熟国际学校许慧敏老师执教《垃圾分类的奥秘》。许老师带领学生探索生活垃圾从投放到收运再到处理的整个流程,并现场操练分类投放,揭开存储颜色、垃圾去向、合理置筒的奥秘,激发了学生学习和劳动的积极性。
苏州高新区学府中学张帆老师执教《生态瓶中的大世界》。张老师带领学生,分组制作以水或土壤为介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共存的小小生态瓶,从中发现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秘密和人类在其中应有的姿态。课堂推进有序,灵动扎实。
四位老师所在区域的教研员结合前期的磨课情况,从主题来源、思路设计和课堂效果等角度,对四节公开课一一做了精彩评析。
专家讲座
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副所长万伟博士为参训教师带来了《PBL,让知识流动起来》学术讲座。万博士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历史、内涵和特点,详细介绍了开展项目式学习的具体范式,指明了学科教师成为项目式学习设计师的努力方向。讲座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大家深受启发。
本次活动,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切换场次,采取即时收看和事后回看等多样方式完成研修,增强了学习的丰富性与真实性。技术赋能学习,这种依托网络平台的线上活动,弥补了现场活动人数受限、时空单一等问题,实现了培训学习的高效高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为多样的选择。
年新课改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已进入第20个年头。通过本次研修活动,老师们进一步明确了课程的育人价值和实施路径。随着市域教材的统一、规范使用,苏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将跨上新台阶,步入新征程。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jj/11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