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研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4月14日上午8:00,在这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日子里,许昌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活动之七年级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观摩课在许昌市二中教育集团拉开帷幕。本次教研活动由市教研室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教研员徐秋敏老师组织,中心组成员市一中李宏伟老师主持,市直、东城区和示范区全体初中信息技术老师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安排了青年教师授课和集中评课两个环节。

第一节课由许昌市二中臧爽老师执教,课题为《输出语句》。她先是通过几个问题进行上节内容的回顾,自然引入本节课程,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C++输出语句的结构特点。通过探究活动——输出字符三角形,来展开本节重点内容的学习,教师通过举例和引导,让学生先模仿——再应用——最后总结,以此达到对所学内容的掌握。对于编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循循善诱,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整节课脉络清晰,自然连贯,学生任务的完成度也很高。

第二节课由许昌市二中张佳瑶老师执教,课题为《常量与变量》。张佳瑶老师通过三个问题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过的知识。由已知的数学概念,引入主题,学生自主阅读完成相应的问题,了解第一部分的内容——基本数据类型。通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出常量与变量的概念,让学生们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判断所出示变量名的合法性,最后总结出变量名的命名规则。定义变量部分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自主阅读回答问题后,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最后使用习题进行练习巩固。纵观整节课程,教学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学生积极性强,参与度高,目标达成度好。

课例展示过后是第三个环节——评课,在李宏伟老师主持下,先是由两位授课教师进行自我点评,然后各个学校的老师依次发言,分析课堂,发表自己的意见并提出建议。

实验中学冯建业老师对两位老师课程的精心设计给与了肯定,并强调了做好学情分析对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一中赵华老师给与了专业有见地的点评。赞扬了两位教师的教法成熟,并提出了新的思考,希望本学科教师不局限于课程顺序,灵活使用教材。而对于理论课,要秉持为上机课服务的原则,有章法的开展教学。

十二中徐朝霞老师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做了细致的点评。对于课堂评价语言和问题设计,以及鼓励机制表示了认可,同时提出,平时多留给学生动手实操的机会,学生感触将会更加深刻。

东城区实验黄增奇老师先是肯定了授课教师根据内容灵活选取题目的做法,并对C++框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通过师师交流,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示范区张艳杰老师从自身的教学过程思考,谈到此次课例研讨为她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比如,对初期的学习学使用程序框架编程更省时高效,课堂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能增加课堂的活力等。

最后,李宏伟老师做了点评。他给大家日后教学指明了方向,他强调:课堂教学要严格把控教材内容,严谨细化教学过程。

随着教材修订,新教材内容难度的升级,各位信息技术教师不禁心生压力。而教研活动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也帮助我们更深入思考信息技术教学如何开展才能更高效。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通过此次师师交流,碰撞出来的火花也为各位教师日后的教学提供了更多的思路。致敬每位在教学中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教育者,我们一起砥砺前行。

(撰稿:许昌市二中臧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inzhongzx.com/jzys/114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